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一、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是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或审计委员会临时指派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过程。
1、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进行评价,同时还应结合健全性测试的评价结果,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因内部控制不健全或执行不利而有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3、分析性检查。利用比率趋势分析和数据比较分析法(同比、年度比、 同类项目比等) 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发生潜在的风险及需要进一步核查的事项。
4、制定审计方案实施计划。审计方案实施计划由审计组组长根据内控测试结果草拟。 是在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评价和对会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审计方案 的进一步分解和具体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分工、审计重点内容、审计方法、进度要求等,经审计组讨论后实施。该计划是检查审计组工作质量和进度及控制审计预算的依据, 也是审计组长考核审计组成员工作业绩的依据。
5、实质性检查。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实施计划要求的审计方法、 审计范围和审计的重点实施审计。
6、获取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 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它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通过检查、监督盘点、观察、调 查以及录音、录像、拍照、复印、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客观性;
(2)、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决定取舍,保证审计证据具有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相关性;
(3) 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 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充分性;
(4)、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和公司制度,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合法性及有效性。
审计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编制审计核实材料, 对一般数据的审计核实材料应在能证明审计事项的同时,简明扼要加以说明;对重要事项的审计核实材料要有 一组相关的证据,说明审计事项形成的过程、现状,涉及的其它内容等;重大问题要分清责任。审计证据要随查随取,审计组长 要对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进行复核,小组成员对取证质量负 责。审计证据应由当事人、部门、责任人签字确认。
7、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报告形成以前,审计组成员在审计准备与审计实施过程中所编制的, 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全部审计资料,它是审计组成员工作质量的反映,是审计组 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要符合《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定》的要求,作到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
记录清晰、结论 明确。审计组长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8、 召开审计小组会议。 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长应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小组会议, 互通情况、研究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控制审计成本,分析调整工作重点,并及时向审计经理汇报工作情况,减少盲目性。
9、交换意见。审计组在取得书面证据后,出点之前应由组长将审计工作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同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换, 对被审单位提出的不同意见, 审计组应充分考虑,予以核实,取得相关证据,并指派人员做好记录。组长对记录进行复核。
审计终结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是审计组提出审计小组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内部审计部门审定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整改意见书, 送达审计意见书和内部审计部门编制审计情况报告等的过程。
1、撰写审计小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长召开小组会,由小组成员对其负责的审计工作进行汇报, 对所涉及的问题依据有关法 律法规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由审计组长整理工作底稿,汇总小组意见, 完成审计报告初稿。 初稿形成后, 召集审计小组进行讨论、 修改。 小组审计报告必须在退出被审计单位前完成并报审计审计经理审查。
2、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组将审计报告送交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并附审计报告送达回证。征求被审 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的规定期限是自被审计单位在送 达回证上签字之日起3日内, 被审计单位未在 3 日内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3、 整理审计资料。 审计组接到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意见后, 应在三日内对全部审计资料进行整理, 填写有关审计事项汇总表、 项目进度表、审计成本控制表等。由审计组组长审核后移交审计经理。
4、检查审计小组工作质量。审计经理对审计小组交来的审计文件材料进行检查。
(1)、审计经理接到审计小组报来的审计文件材料,应及时检查,一般项目检查时间不超过三天,较大项目检查时间不超过四天。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