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ppt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页
概 述
【含义】凡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作用药品,分别称为攻毒药或杀虫止痒药。
【适应证】外科皮肤及五官科病证,如疮痈疔毒,疥癣,湿疹,聤耳,梅毒及虫蛇咬伤【处方名】硫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0页
【药性】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硫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1页
【应用】
,湿疹,阴疽疮疡。本品性温而燥,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诸功效,尤为治疗疥疮要药。
,虚喘冷哮,虚寒便秘。硫黄乃纯阳之品,入肾大补命门火而助元阳。
硫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2页
【使用方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敷患处。
~3g,炮制后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硫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3页
【判别用药】
硫黄、雄黄功用判别
同:均能解毒杀虫,常外用于疥癣恶疮湿疹等症。
异:雄黄解毒疗疮力强,主治痈疽恶疮及虫蛇咬伤;内服又能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亦治虫积腹痛、哮喘、疟疾、惊痫等证。硫黄则杀虫止痒力强,多用于疥癣、湿疹及皮肤瘙痒;并具补火助阳通便之效,内服可疗寒喘、阳痿、虚寒便秘等证。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4页
白 矾《神农本草经》
【起源】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产地】主产于安徽、浙江、山西、湖北等地。
【采制】整年均可采挖。将采得明矾石用水溶解,滤过,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所得结晶即为白矾。生用或煅用。煅后称枯矾。
【处方名】白矾、明矾、枯矾。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5页
【药性】酸、涩,寒。
归肺、脾、肝、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应用】
,疮疡疥癣。
①便血、吐衄、崩漏。②久泻久痢。③痰厥癫狂痫证。④湿热黄疸。
白矾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6页
【使用方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调敷或化水洗患处。
~,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服。
白矾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7页
蛇床子《神农本草经》
【起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成熟果实。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以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产量较大。均为野生。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8页
【采制】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处方名】蛇床子。
蛇床子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19页
【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功效】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应用】
,湿疹,疥癣。
,湿痹腰痛。
,宫冷不孕。
蛇床子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0页
【使用方法用量】
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内服3~9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或下焦有湿热者不宜内服。
蛇床子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1页
【判别用药】
蛇床子、地肤子功用判别
同:二者均可止痒,用治湿疮、湿疹、阴痒、带下。
异:蛇床子可散寒燥湿,杀虫止痒,宜于寒湿或虚寒所致者,并治疥癣。地肤子为清热利湿以止痒,尤宜湿热所致者。另外,蛇床子又温肾壮阳,治阳痿、宫冷不孕以及湿痹腰痛;地肤子清热利湿之功又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2页
蟾 酥《药性论》
【起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多为野生品种。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3页
【采制】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体表,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浆液,盛于瓷器内(忌与铁器接触),晒干贮存。用时以碎块置酒或鲜牛奶中溶化,然后风干或晒干。
【处方名】蟾酥。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4页
【药性】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应用】
,瘰疬,咽喉肿痛,牙痛。
,神昏吐泻。
蟾酥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5页
【使用方法用量】
~,研细,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
外用不可入目。
孕妇忌用。
蟾酥
中药攻毒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