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目录
写在前面…………………………………………………………………………3
防火篇……………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外表;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完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器壁的温度已高于待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假设与泡沫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8
9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燃烧物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外表,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二氧化碳灭火器:
使用方法: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离燃烧物五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将喇叭筒向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燃烧液体成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18
9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使用方法
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是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十米左右时,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成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灭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10
19
逃生篇
一旦发现发生火灾,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映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和逃生知识,尽快撤离险地。
所以,平时多掌握几种有效的逃生方法,懂得火场逃生的知识,比方火灾的征兆、安全标识等,都会在突遇火灾时帮助你迅速逃生。
火灾征兆的识别
气味:即使是很小的火,燃烧物发出的味道也能传到较远的地方,尤其是现在常见的塑料、泡沫、海绵等化工制品。查阅许多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案例,事前都有人闻到烧焦的味道,但往往没有人觉察到火灾的发生。突然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应引起警觉,这种糊味往往是塑料、海绵等化工制品燃烧的味道,相当刺鼻难闻,毒性很大。
警报: “狼来啦”的故事很多人从小就听过,这个可悲的故事在今天仍不断地重演。每个人都以为如果自己听到“起火啦”就会马上逃生,事实却常常不是如此。例如,一帮人在一起总喜欢说说笑笑,或单位里的同事经常相互捉弄,一旦有人叫
12
11
“起火啦”,大家往往不相信,甚至认为“信以为真”的那个人是个笨蛋,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紧张的工作中、疲累的困睡中、兴高采烈的聚会中,突然听到“起火啦”,多数人都不愿相信。1993年11月19日,深圳致丽玩具厂发生火警,火势开始并不是很烈,工人们正在车间里紧张地工作
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