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7页
第一节 引言
染料应当具备两大特性:
(1)具有各类颜色
(2)可以上染纤维
染料的颜色和染料分子本身结构有关,
也和照射在染料上光线的性质有关,
光线照射在不同结构的染料分子λ有关。
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7页
三、吸收光谱曲线
以ε和可见光的波长λ作图,得到的光谱图,称为吸收光谱。横坐标:λ(nm);纵坐标:ε。
从ε-λ图中可以得到物质的结构与其吸收 光谱的关系。可以代表某一物质的结构特性。
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在同一入射光下的谱图是不变的,但是相同的谱图不能一定证实结构。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7页
吸收带:有机有色物质对光的吸收有一宽的区域,形成一个吸收峰,称为吸收谱带,简称吸收带。
第一吸收带:波长最长的吸收带。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7页
最大吸收波长:每一吸收带都有一个与最高摩尔吸光度ε对应的波长,称为λmax; 与λmax相对应的ε为εmax。
积分吸收强度:整个吸收带的吸收采用积分吸收强度表示。
~
~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7页
第三节 吸收光谱曲线的量子概念
光是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波粒两象性)。
光是由无数个具有不同能量的光量子组成的,光量子的能量与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
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
h, 普朗克常数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7页
根据量子理论,原子和分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物质分子中,存在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及原子核间的相对振动和整个分子所存在的一定的转动。各运动状态都有相应的能量,分别为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分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分子能级。
各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分子能量为各运动状态能量之和: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7页
当分子处于不同状态时,所有这些能量都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分子处于不同状态时的能量,称为能级。能级之间的间隔就是它们之间的能级差。
分子能级示意图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7页
当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能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状态的变化叫做跃迁,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称为电子跃迁。在电子跃迁的同时,常常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因此,跃迁时总能量的变化应是三种能量变化之和。
在一般情况下,分子总是处于能量最低的电子状态,即最低电子能级,称为电子基态,简称基态。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往往也处于最低能级状态,称为零振动能级和零转动能级。
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变化也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7页
当分子吸收某种能量后,分子中的电子从较低能级(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而使整个分子的能量升高,处于较高能量状态。通常把分子能量增高后的电子能态称为激发态,而把能量增高的过程称为激发。
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称为激发能。由于一个分子具有很多不同的高能级状态,因此可以吸收不同的能量,达到不同能级的激发态。
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称为第一激发态,随着能量的升高可以称为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态等。一般来说第一激发态对于染料的颜色形成最为重要。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7页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只有当物质分子中电子跃迁时的总能量变化等于相应光子能量时,该物质才可能吸收该能量的光子,产生跃迁。即跃迁所需能量应与电磁波中光量子的能量相一致。
上式把吸收光的波长λ与有色物质分子的激发能ΔE联系在一起,物质分子的激发能取决于物质分子结构,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物质选择性吸收可见光的原因。
举例:一个黄色的物质,其达到第一激发态的能量只能是波长为350-500之间的光才能提供,那就只能吸收 这部分光,而反射黄光。它无法吸收其他波长的光,而
显示别的颜色。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7页
在连续光谱中,某些光量子的能量被物质吸收后,就形成该物质的吸收光谱。
一般认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如果物质的激发能ΔE对应的吸收光的波长在与此相应的范围内,就能表现出颜色。
在可见光波范围内的激化能最高相当于:
千焦耳/摩尔
千焦耳/摩尔
因此,只有在154 ~ 293千焦耳/摩尔能量范围内产生激发状态的分子才是有色化合物。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7页
对于染料来说,主要是吸收波长为380nm~780nm的可见
光区,因此染料的第一激发态和基态之间能量间隔应当
与此对应。该能量间隔主要是由其分子中π电子运动所
决定的。所以,染料分子一般都是具有大π键结构。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7页
我们也常常看到在灯光下物体的颜色和在日光 下显出的颜色有所差异。这是因为人造光源和日光的光谱成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精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