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会议报道.tx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会议报道

2006年1月14-15日,时值北京积水潭医院50华诞,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和积水潭医院在北京召开了“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瑞士、韩国的骨科专家及学者8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就创伤骨科、手外科、矫形骨科、小儿骨科、骨肿瘤、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等学科进展及临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计算机导航使脊柱外科手术更精确
脊柱外科手术虽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脊柱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此部位实施脊椎固定和脊髓减压等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仍很高。在此次会议上,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田伟教授介绍了用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进行脊柱外科复杂结构手术的应用进展。
据田教授介绍,现有的手术导航模式主要有3种:术前CT、MRI等成像导航,术中C型臂透视导航和术中3-D实时成像导航。其中,术前成像导航不能根据手术进程实时更新定位数据;术中C型臂透视导航虽能实时监测手术进程,但无法在术前对操作进行全面设计;而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3-D实时成像导航系统则具备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可同时实现术前设计和术中实时成像。2002年12月至2005年7月间,田教授等在3-D实时成像引导下实施的128例脊柱外科手术,包括环枢椎固定术、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术(224枚螺钉)、上胸椎椎弓根固定术及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术等,~ mm(导航仪自动计算),%,经术后X线及CT重新评估,术后结果与术前设计的符合率很高。
田教授还指出,3-D实时成像导航系统定位准确,特别适用于环枢椎固定术,颈椎和上胸椎等部位椎弓根固定术和腰椎后凸畸形的矫正。这种手术为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有助于改善预后。现有的位置误差主要是人为操作所致,随着术者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该误差还可减小。当然,现有的3-D实时成像导航系统也有一些缺陷,如成像模糊、视野较小、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等,但在术者技术熟练的前提下,前两种因素均不影响操作。在日后的脊柱手术中,3-D实时成像有望成为对脊柱精确定位的必备条件,对这类患者实施更精确的脊柱手术指日可待。(文/林建宏)
小儿骨科使用外固定架优点多
以各种外固定架为核心的外固定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骨科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的张建立教授在会上介绍了该科室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骨科疾病的情况。
张教授介绍说,现代外固定系统均有可调功能,以Ilizarov外固定架和Orthofix外固定架为例,它们均可实现加压、延长、成角、平移和旋转五种动作,同时满足改变骨内应力、增加骨长度、纠正成角等畸形的需要。外固定架最大的优点是可同时矫正一种以上的畸形。
张教授结合该科室使用外固定架的情况,介绍了外固定技术用于儿童创伤的主要优点:①适用范围广泛:外固定架的组装灵活多样,适用于四肢及骨盆的各种闭合或开放、单发或多发、稳定或不稳定的骨折;②固定可靠:外固定支架可实现稳固的三维固定,术后患儿可早期活动甚至负重,这有利于他们及早进行功能锻炼;③微创操作,手术损伤小;④可同时兼顾软组织开放损伤的处理,比如爆炸伤和剥脱伤。图为 Orthofix 外固定架(张建立供图)
外固定架虽可给小儿骨科的患儿带来诸多益处,但也会引起多种因外固定技术本身所致的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会议报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