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滇池流域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滇池流域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开展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是保护滇池流域生态环境、 建设昆明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 “城镇上山 ”和工业项目上山实施的
土地专项整治重点之一。 由于采矿废弃地服务功能。
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恢复原则和思路
遵循可持续性、协调性、与景观再造相结合等原则,按照恢复与
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结合 “城镇上山 ”和工业项目上山的需求,尽快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消除安全隐患,将废弃地恢复到自然的或可利用的状态。
技术分类
针对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特点, 结合恢复原则及思路, 将生态恢复技术分为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 土壤基质恢复技术及植被恢复
技术 3 类。在采取削坡、护坡、场地整治、客土覆盖等工程措施以维持地表基底稳定、 恢复土壤本底的基础上, 实施植物措施来恢复和重建稳定的植被群落。
对于分布在城镇面山、重要交通干线两侧 ,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有重大影响, 或面积较大、 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或存在较大安全
隐患的废弃地,必须先进行地形、地貌的恢复和修整,在此基础上恢复土壤基质及植被或进一步开发利用; 面积小、影响不大或无开发利用价值的废弃地则以植被恢复措施为主。
生态恢复技术及方法
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
地形地貌恢复和修整包括山体修整、 场地整治、防排水工程 3 方
面,山体修整即实施削坡、护坡工程,使开挖边坡坡面和山体稳定;
场地整治是通过回填、 挖高填低或挖低填高, 对破碎地形进行恢复或
整理,使场地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为后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设置
防排水系统是为满足场内防洪及安全的要求。
1)削坡工程
对土质边坡高度大于 5 m、石质边坡高度大于 8 m 的不稳定边坡进行分级削坡,同时清除坡面浮土和松动危岩体,使坡面安全稳定。
削坡一般采用直线型、 台阶型和分级马道 3 种形式。直线型适用于高
度小于 15 m 且结构紧密的均质土坡,或高度小于 10 m 的非均质土坡;台阶形适用于高度在 12 m 以上、结构较松散,或高度在 20 m 以上、结构较紧密的均质土坡以及石质坡面; 分级马道适用于高度在 10 m 以上的弃渣场、排土场和采砂场边坡,马道宽 2 m。削坡后的坡比一般应缓于 1∶ 。
2)护坡工程
护坡包括坡脚防护和坡面防护, 坡脚防护以挡土墙为主, 墙后排
水;坡面防护以植物护坡为主, 也可采用工程护坡或砌石草皮等综合
护坡;另外,对现场条件不允许、削坡工程量太大或削坡无法有效改
善其稳定性的边坡, 可采取注浆加固法、 预应力锚杆(索)和 SNS主
动防护网进行加固防护。
3)场地整治工程
对采石场、采矿废弃地的采空区、采坑等坑凹地,利用煤矸石、
粉煤灰或其它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 或污泥、垃圾等有机废
弃物填平,恢复原地形地貌;对于地形破碎的采区,按合理的场地标
高,挖高填低修整地形;挖低填高则是利用场内采空区、采坑或凹陷
地形,进一步深挖改建作为小水库、鱼塘等利用,填高部分恢复为

滇池流域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猛子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