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王彦伟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韩玉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1
精选课件
更突出体现了几何学的本质:以图形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以空间形式作为分析和探讨的核心。
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参见例32)。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13
精选课件
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删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确定一个点”。
“图形与几何”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标准(2011年版)》突出用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设计与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有哪些新的要求呢?
14
精选课件
《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还增加了知道扇形这一内容。扇形的认识,各版本教材均作为选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认识扇形的要求。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却明确提出了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内容标准,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需要,《课标(2011年版)》在认识圆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认识扇形。
?有哪些新的要求呢?
15
精选课件
对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
?有哪些新的要求呢?
16
精选课件
在三个学段中,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从“辨认”到“初步认识”,再从“认识”到“探索并证明”。
如,对于平行四边形,第一学段要求“能辨认”;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理解概念,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等。
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17
精选课件
内容
小学
中学
三角形
内角和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主要以操作、感知为主,不需要标准的证明。
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
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注重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
例:三角形内角和
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18
精选课件
再如,关于“视图”,第一学段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要求“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三学段要求“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这种要求的层次性,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19
精选课件
主要包括大小、位置、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
图形的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第一学段的“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的“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三学段的“会比较线段的长短”,“能比较角的大小”等,都是对图形大小关系的研究。
20
精选课件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是义务教育阶段几种主要的图形位置关系;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也反映了图形与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形的全等、相似都是研究图形之间关系的课程内容,全等研究的是图形的形状、大小关系;图形的相似研究的是图形的形状之间的关系;而图形的位似则还涉及到了图形的位置关系。
图形的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21
精选课件
学生的图形认知水平主要分为五级:
水平1:直观化;
水平2:描述/分析; 小学
水平3:抽象/关联;
水平4:演绎/形式化推理;
水平5:严密/元数学。
中学
22
精选课件
图形认识的教学要明确两点:
一是这部分内容属于图形认识的哪个水平,前面的知识基础和后续知识各是什么;
二是多数学生现在的形象思维处于一个什么阶段,要通过教学达到什么阶段。
23
精选课件
立体—
新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