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各种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分析。1.检查审计方案规定的审计任务是否都已完成,且有相应的工作底稿支持。2.整理全部审计发觉的问题,并将其按不同的性质进行归类、汇总。3.检查审计发觉问题的事实是否清晰,相应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4.分析审计范围内的各审计事项,看事实是否都已查清,相关的证据资料是否都已取得,所得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写的审计报告,可以使审计报告将审计方案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完成;审计报告所列的事项依据查证的材料编写,数字不准、事实模糊不清的不能编写进去,审计的主要问题不会出现失误和遗漏。使审计报告做到事实清晰,证据充分,所得结论正确。
三、编写的审计报告经不起推敲,缺乏仔细、严谨的文风。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应用公文的一种形式,具有目的明确,客观真实,符合法规,文字简明,体式一样等特点。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事实、文字表达、数字、引用法规等正确;全面反映客观实际,突出重点问题;行文符合程序;文字精练通达等基本要求。端正写作看法;仔细修改初稿;遵守写作规定程序等文风。
目前的审计工作中,部分同志因重现场审计,轻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缺乏正确、严谨的看法,审计报告的编写违反准则规范状况,存在着审计报告内行看不明白,外行看不懂的问题,经不起推敲,不能达到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要求。
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报告的作用,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事实清晰,数据真实
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必需清晰,数据要精确、真实、牢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交代清晰。只有这样才便于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评价和结论,才便于审计报告的运用者精确理解审计报告。(二)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为了完整精确地反映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单位肯定时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作出正确评价,审计报告的内容必需完整。首先是报告的基本要素要齐全,其次是报告的详细内容要能够反映审计对象的实际状况。在完整的同时,还应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要抓主要问题,不能四平八稳。(三)层次清楚,结构合理
为了便于报告运用者阅读,以做出正确的推断和决策,审计报告应做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就是要将报告内容进行归类和条理化,每个段落既要有明确分工,相互之间又能联系;同类问题要集中在一段或一节内表述,而不应在同一段内说明不同类别的几个
问题,或将一个或一类问题分散在几个段落进行说明。结构合理,就是报告的内容框架应符合规范要求,主次问题排列合理。
一般模式
是主要问题在前,次要问题在后。在讲一个问题时要先说明事实,后定性,再提出处理看法,或者先摆状况,后评价,再提看法和建议。(四)证据充分,定性精确
审计报告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证据来支持所列示的事实。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因此所用的证据材料必需牢靠、充分,足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看法。审计定性肯定要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要得当、精确,引文时除写明文件名称和文号外,还应将引用的有关条款写上,使审计报告对问题的评价和处理更有劝服力。(五)文字简练,表述精确
由于审计报告是一种机关文书,应以说明问题为原则,文字表达要简练、精确,符合审计公文语体。在写审计报告时应尽量运用定性、定量、推断和反映程度的词汇,切记运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和夸张的语言。文字表述还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2022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控制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