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非常开心的游赏。果真,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说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照应,显示了主子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子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赏析【二】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写的是作者回忆在溪亭那个地方,驾船游湖的经验。作者从发生在归途中的轶事切入,用大跨度的跳动的笔法,将游玩的过程及湖中美景俱都包含在三十三个字的篇幅中。
第一句说明白时间地点,其次句起先作者已经在归途中了。其间,一个“醉”字,作为线索,兼写美景醉心,美酒醉人。在这两句中间的空挡,留下极大空间,让读者自由发挥主观想象。
第三、四句写出天色渐晚,来时那勃勃兴致,已挥洒殆尽,不由地暗生倦怠,便带着几分醉态,几分慵懒,漫不经心调转船头,打算靠岸归家。不想,却将船驶入了湖中荷花最茂密、最旺盛的水域。
第五句争渡、争渡,明写作者奋力摇动船桨,努力克制荷叶、莲花的滞阻;暗写湖中美景——那写荷叶、莲花足以滞船,那是多么的茂密、密集的一片漂亮水域啊!试想莫非这世上还有比花更美的吗?
结尾一句,作者用奋力划动船桨,桨橹击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惊飞了已回到栖息地——岸边沙滩的水禽;以及已经辨别不出是何种水禽,来写浓浓的暮色。这一句中又包含了作者以自己流连至晚,来赞美湖中美景。
李清照的词,遣词造句,多有所创新,看来一目了然,却又引人入胜,耐人咀嚼、思索。这首词写日暮,并没有渲染“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的景象,写藕花,也没有描绘“红稀香少”的情态,全篇虽无写景,却是到处有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美丽、
李清照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