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古诗三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古诗三首
教材简析:
1、这篇课文安排了三首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张继。
2、在原有的古诗根底上继续进展教学,学生掌握更多的古诗,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文5、古诗三首
教材简析:
1、这篇课文安排了三首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张继。
2、在原有的古诗根底上继续进展教学,学生掌握更多的古诗,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从心灵上得到体会。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及诗人的心情。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理解文过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菊花》和《枫桥夜泊》两首诗。
3、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单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程度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如今,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根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和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非常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非常惹人喜欢。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和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气氛,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

5、古诗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