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数的组成》的教学反思
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数数、数的组成》的教学反思
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教学难点是数出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课前我理解了绝大部分学生口头数数的才能,从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学生的数数只是唱数,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是有困难的,学生所形成的10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因此,我从学生的认知根底和生活经历出发,为学生提供学生熟悉的数量是100的实物小棒,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先估数,再让学生自己数一数。使学生充分感知1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感受到要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在数前猜,通过多种形式的估数,促进学生的数感形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根底和认知特点,力求进步学生的估数才能,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开展学生的数感。
2、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A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历的冲突和由此而引发的认知构造的重组。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根底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数数而言,学生能口头数到一百多,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数的根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这种经历为根底,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B关于教学数的组成,我认为学生的认知根底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此根底上迁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摆出出35根小棒,并考虑怎样摆能让别人很容易看出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像,抽象出数的组成。这样由详细形象到到抽象,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历为根底进展的,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
数数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