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1997~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内容之一。刘昭息、何玉友、李霞同志参加树干解析工作。1997-12-30收稿。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姜景民孙海菁吕本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311400,浙江富阳;第一作者35岁,男,副研究员)摘要利用6株27年生火炬松伐倒木解析材料,分析木材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各年轮基本密度及相应的自髓心的断面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表现为,在各断面高度随距髓心年轮数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年轮数后增加趋缓;纵向变异则为自干基向上迅速下降,3~5m高度以上保持相对稳定。相关分析表明各部位及相应的断面木材基本密度值BD与距髓心的年轮数R和其高度H位置有关,可用BD=a+b/R+c/H来拟合两者的株内变化趋势。本研究样木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过渡区为第12年轮左右,幼年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关随年轮数增加而趋显著及稳定,对火距松木材基本密度的早期选择宜在幼龄材至成熟材过渡年龄之后进行。关键词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的质量决定着木材的应用价值。但木材性质存在着多层次的变异,包括种源间、林分间、个体间、个体内等[1],了解材性在各层次上的变异规律,对于控制变异、合理生产和有效利用木材非常重要。火炬松(PinustaedaL.)是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栽培的速生用材树种,在原产地对其材性有许多研究,国内近年来对此也开展了较全面的工作[2]。本文利用国产成年样木材料,对引种火炬松的木材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规律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试材来自于浙江省富阳市早期引种的27年生火炬松林分,6株优势木胸径25~30cm,~,伐倒后作生长解析,并取0、、、。各圆盘自髓心向外取30°楔形木块,胸高盘包括东西南北4个方位,其余盘为南北向2个方位。自内而外按3个年轮为1组分割楔形木块,最外1组可能为2、3、4个年轮。用排水法测定各年轮组试材的基本密度。各高度、年轮组部位的木材基本密度为该部位南北两向试材的加权值,即BD=1/[(m1湿+m2湿)/(m1干+m2干)-)]。各圆盘自髓心的含不同年轮数断面的基本密度为自髓心向外各年轮组的加权密度值。几株样木相应的均值为该相应部位或断面的基本密度值。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按Loo等[3]的方法将试材分为内外2组,分别建立年轮与密度的回归方程,用所建立幼龄材和成熟材的最小时的误差项直线方程的叉点来确定幼龄材向成熟材的过渡年轮。将各部位年轮及断面的测定值拟合相应的线性方程,以模拟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趋势。林业科学研究1999,12(1):97~、8个年轮组的测定值间,不同高度圆盘2个方位的全断面值间,不同高度盘的距髓心相同年轮组的测定值间等的差异作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表明各种测定值都存在着个体间的显著差异,各高度盘的不同年轮组间、同一年轮组的不同高度间及各高度的断面值间的差异亦均显著。其中以年轮组间的变异量最大。而方位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为减少数据测定误差,以下分析中均以南北2个方位的加权值作为各高度、年轮组部位的值。
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