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崔允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d...
...wd...
...wd...
有效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按教学活动的进程可以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wd...
...wd...
...wd...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笔者把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以下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确实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限于篇幅,这里只谈两个问题:一是课堂教学叙写的是目标,而不是目的;二是对目前教案管理的—点看法。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然而我们的教师对此研究得不够,往往误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开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些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合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因此,这里着重讨论教学目标叙写的问题。标准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标准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那么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或“在l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wd...
...wd...

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崔允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30622664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