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金融学复习资料(完美打印版)
金融学复习提纲
一、货币
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如:金属货币制度下的本位币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优点(缺点反之)
直接融资
融资双方通过金融工具实现债权债务关系或者所有权关系融资方式
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低,投资收益高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根据各自不同的融资要求或条件进行组合
间接融资
融资双方通过金融中介实现资金融通
灵活便利:提供不同数量期限的资金、采用多种金融工具和借贷方式
安全: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负债的多样化分散风险
规模经济:金融机构规模大资金实力强
关系
直接融资先于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基础,相互补充相互发展
信用风险
借款人未能及时足额归还偿还债务而引发的违约风险
银行信用的特点
吸收社会各部门的闲置资金,聚集为巨额的可贷资金,资金贷放规模大
独立于商品买卖,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存贷款在数量和期限的灵活满足了存贷款人的多样化需求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出现在银行信用之前,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银行信用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和范围、借贷期限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不排斥商业信用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卖方提供的信用
赊销
两种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商品买卖
商品买卖完成的同时,买方因无法实时支付贷款而对卖方承担了相应的债务
货币借贷
银行信用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
中央政府债券(国债)
一国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
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
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通常是政府所属的企业或者与政府相关的部
门)发行的债券。其信用等级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其发行人一旦失去了偿还能力,则由中央政府代其偿还债券的本息
消费信用
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勇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
国际信用
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
国外借贷
国际直接投资(见下图)
国外信贷:一国与该国之外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借贷活动。
出口信贷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国际融资租赁
国际直接投资:一国居民、企业等直接对
在国外开办独资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等
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并由此获得对投资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权
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包括建立附属结构
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
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
利用直接投资的利润在当地进行再投资
银行信用的特点
吸收社会各部门的闲置资金,聚集为巨额的可贷资金,资金贷放规模大
独立于商品买卖,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存贷款在数量和期限的灵活满足了存贷款人的多样化需求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出现在银行信用之前,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银行信用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和范围、借贷期限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不排斥商业信用
消费信用的作用及负面影响
作用:
宏观: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
微观:平滑生命周期内的财富,提高生活质量
负面影响:
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导致虚假需求
信用膨胀:信贷投放规模过大,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
消费信贷的借款人对未来预期收入的错误判断,会使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
信贷承诺
银行承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以确定的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起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为此,商业票据的发起人要向商业银行支付一定的承诺费。
信用体系构建
道德规范是基础
高效快捷的社会征信系统
法律规范是最后保证
信用机构分类
信用中介机构 信用服务机构 信用管理机构
怎样理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负债经营为主,扩大市场范围
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货币是最基本的货币形式
市场经济的居民,企业,政府,金融中介等各个部门均与信用息息相关
李健-金融学复习资料(完美打印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