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单身现象的心理学解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单身现象的心理学解析.doc单身现象的心理学解析【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单身现象进行案例解析,提出产生单身的四种心理学因素:社会心理压力、完美主义倾向、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欠缺和对婚姻的恐惧,并对单身状态提出了三条建议:合理单身、成长单身和快乐单身。【关键词】单身现象;心理学解析;案例单身现象在社会学界经常被关注,一些社会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解析,并从人口学的角度提出了第三次单身浪潮、第四次单身浪潮的说法。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许多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大量的单身现象,单身现象的确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单身现象背后也有不可忽视的心理学因素,本文对单身现象从个体的角度论述其心理成因。对单身的界定,有学者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单身者主要是指那些过了“结婚适龄期”却仍处在未婚状态的男女两性。(范晓光、袁日华,2006)也有学者提出单身类型分为“婚内单身”、“伪单身”(隐婚)、单身(从未结婚和离异)几种,其中的“婚内单身”和“伪单身”都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单身(杜双燕,2008),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增高,离异单身也成为单身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的单身为当前处在单身状态的未婚和离异个体。,31岁,老家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了近10年,一直租房生活,月收入三千多,还要节省部分出来赡养家中老父老母。也谈过几个女朋友,可是一到谈婚论嫁,就面临着房子、车子一大堆现实问题无法解决。有的社会学家认为市场经济的因素会影响人们做出单身的选择,尤其会影响女性对婚姻的影响(黄碧祺,2012),事实上,经济因素的背后仍然是和心理因素结合才会产生效应,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没有房子车子的情况下仍然会选择婚姻。因此在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社会文化的角度去看,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是其一,当我们随机问大家最需要什么,首先是钱。大家都需要这个东西,当然个人也无法逃离整个大环境;同时,中国人在意房子,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房子带给人的是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年轻人的从众心理产生的过度需要,超过婚姻本身的承载。婚姻的本质是心与心的相处,基础是情感。在爱情与婚姻构成的要素中,情感还是排在第一位的,不可本末倒置。追求物质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了就超过边界。只要基本的物质需要达到后,就可以考虑结婚,而且物质在婚后还可以两人共同创造,这更有利于情感的成长。物质条件可以在婚后创造,如果情感的基础不牢,在婚后再去创造就比较难。,33岁,知识女性,学时曾经有一个富裕的男友,各方面都不错,因为自己坚持读研,不愿结婚,最终两人选择分手。参加工作后,也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些朋友,可是自己总觉得不适合,要不条件不高,要不素质不行,比自己的前男友差多了。加上自己工作比较忙,这样拖来拖去,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就蹉跎了,一转眼已经三十多岁的了,自己还是单身。在这类案例中,我们看到个体的人格类型倾向于完美主义,追求完美的近义词叫过分挑剔,总是不满意,总是患得患失。这类人格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活在自我世界与标准中,当外在的客观条件发生改变时,我们内心的标准还没有改变,还在跟以前比较。就象很多优秀的单身一样,总是以自己年轻时候的标准去选择,不愿意面对现实。,今年33岁,10年前大学毕业后留

单身现象的心理学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