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oc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为试材,分别设置三个种植密度、两个播期研究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花前营养器官中贮存的氮素向籽粒中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随种植密度增大,穗粒数、千粒重相应降低,单位面积穗数升高;随播期延迟穗粒数、千粒重则相应升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在延迟播期和增加密度的最终影响下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两个品种的籽粒含氮量随播期的延迟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随播期的延迟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同步提高。因此,通过适当延迟播期和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实现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泰农18和山农15兼顾高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种植密度(基本苗)、。关键词:冬小麦;播期延迟;种植密度;产量;氮素利用效率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065-05小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不断改进栽培措施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1]。小麦产量不但受品种、土壤条件、气候影响,播期和播量与其也有密切联系[2,3]。施用氮肥可以增加小麦产量,但不合理施用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土壤酸化、环境污染、氮素利用效率降低等[4~6]。近年经常出现暖冬,按以前的适宜播期播种小麦冬前旺长,受冻减产。应对气候变化,相应调整播期、播量成为当前北方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必要措施[7]。播期和播量对单位面积穗数具有调节作用,对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最终产量[8]。小麦生产上,采取比传统播期延后5d左右播种,再结合相应播量,可以避免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从而保证产量[7]。以往该方面研究多集中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9~12],鲜有其对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报道。因此,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播期和播量处理,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寻求适宜的播期与播量以达到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2012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东经117°9′,北纬36°9′)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该地区年均气温13℃,≥10℃年均积温4213℃,年日照时数为2627h,年无霜期195d;。供试土壤为棕壤土,播种前0~,,,,。,主区两个品种为大穗型泰农18(T18)和中穗型山农15(S15),裂区为两个播期2011年10月9日(D1)、2011年10月14日(D2)。裂区内根据主茎成穗占适宜成穗数的1/4、2/4、3/4设置三个密度,T18基本苗:(T1)、(T2)、(T3)万株/hm2;S15基本苗:(S1)、(S2)、(S3)万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113 KB
  • 时间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