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颂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内容研讨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抓住“颂”字。
2、朗读词的作用
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场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三、内容研讨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抓住“颂”字。
2、朗读词的作用
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场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假设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即“望”字。
4、品味“颂黄河”部分。
⑴歌颂黄河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展赞颂的?
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⑵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鼓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化。
⑶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⑷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首先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宏大,“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表达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尾声的作用
尾声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6、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借这首诗歌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

黄河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