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附件1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工程
培养对象游学轮转观摩学习报告
培训单位名称
中医药大学
培训时间
主要培训容
道地中药材规化种植技术及“在地黄的栽培试验基地,我们看到一片片绿油油,长势喜人的地黄,远远望去像片片旺盛的小白菜苗在下迎风招展。地里面插着温85-5、1号、白状元、修武1号、沁怀1号
-
. z.
…等各种新育品种的牌子。小龙主任介绍说倒栽及品种的选育就是为了选取优良品种,防止遗传退化、丰富度下降退化。优良品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良或改善产品品质,增强抗逆能力,满足生产上的一些特殊需要。地黄对轮作种植要求较高,8年不能重茬。
采收加工
地黄加工品有 鲜生地 生地黄 熟地黄
鲜生地
产地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
性状特征:纺锤形或条形,外表浅红黄色,具弯曲的横沟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
性味成效:甘、苦,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生地黄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洗净,大小分档,放在焙炕上,厚度约30cm,缓缓烘焙。炕的温度开场可在45℃左右,缓慢加热并保持50℃-60℃为宜。每天翻炕一次,使上下层地黄受热均匀;烘焙2-3天,焙至约八成干时,取出堆积“发汗〞3-4天,使心变黑、干湿一致。再把地黄放焙炕上,微火烘焙约一天,趁热将个小、长条或形态不美观者捏成团块,至表里柔软一致、无硬心时即可。炕的过程翻捏,不仅能使外形美观,表里一致,而且可使糖分转化,质量更优。有的产区把焙炕改造为双层,不分档,鲜地黄放上层,烘2-3天,每天翻炕一次,焙至约八成干时降低火候,将大个地黄取出放在下层。上层温度40
-
. z.
℃-50℃,下层50℃-60℃,再烘焙2-3天即可,期间将个小、长条或形态不美观者捏成团块
在初焙时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则会发生地黄“焦枯〞,使地黄“外熟生〞;温度过低会焙出液汁,引起地黄发酸、发霉影响成品量。
性状特征:多呈不规则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外表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气微,味微甜。
性味成效: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
加工炮制:主要有清蒸和酒炖
酒炖:取净生地加黄酒拌匀,隔水蒸〔炖〕至酒吸尽。
清蒸:取净生地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枯燥。
性状特征: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色,味甜。“色黑如漆,味甘如饴〞。
性味成效:甘,微温。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实验研究说明,地黄不同炮制品其化学指标梓醇、毛蕊花糖苷、果糖、葡萄糖、多糖等有明显变化,其临床成效应用亦有很大差异。
另外随着地黄叶质量标准的建立,地黄叶在治疗肾病方面的应用也有很大提高。
-
. z.
山药
一、来源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枯燥根茎。
二、栽培种植
有芦头繁殖与珠芽繁殖两种
芦头繁殖:一般在采收山药时折断留取粗壮无病害的芦头,留作下年做种使用。此种方
河南游学学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