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满子》苏轼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直接对当时的人事安排发表意见,直接言及国事,并抒发个人情思和历史感慨。词的上片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下片转而叙述西蜀的风如家贫,便一起到文君
3
的家乡临邛“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坤。相如身自著犊鼻裤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于是
文君的父亲只好分给他们一部分财物,两人就回到了成都。当坤,坐在坤边卖酒。护:安置酒瓮的土墩。
(11)子渊新曲:《汉书;王褒传》载,益州刺史王襄听说王褒是俊才,使他作《中和》《乐职》《宣布》等颂诗,选人依照《小雅;鹿鸣》的乐曲练习并歌唱。后来汉宣帝召见王褒,曾令其“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又侍从太子,太子喜欢王褒所作《甘泉赋》及《洞箫赋》,令后官贵人皆诵读之。子渊,王褒,字子渊,四川人,汉代文学家。
【白话译文】
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江水澄碧,风清月朗。我就觉得秋风送爽,正好圆梦好还乡。幸亏你在西南布防,筑起长城坚如铁壁铜墙。虽说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的不过三人,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
切莫辜负花溪好风景,你尽可以游赏寄兴;成都的药市买卖好兴隆,何妨逛逛药市,微服出行。探问一下昔日当坤的卓文君,而今还在吗?有了你的游赏,那里的名胜才不至于虚有其名。我想,唱着王褒所作的赞美新曲,你心中该别有一番喜庆与豪情。
【创作背景】
冯当世于宋神宗熙宁四年为参知政事时,曾荐苏轼、刘放直舍人
4
院掌外制,为皇帝起草诏令,未获准,苏轼即出为杭州通判,刘放为泰州通判。两人都是反对新法的。
冯京本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著论抨击新法失当,参政后又数与安石辩论于神宗之前,终被排挤,出守外郡。成都府路所属茂州旧领羁縻九州,皆蕃部聚居,茂州旧无城墙,居民每被抢掠。熙宁九年三月,知州奏准筑城,因城基侵占蕃人住地,发生纠纷,蕃部结连数千人,攻城占隘。朝廷调冯京由知渭州改知成都府兼成都府路利州路安抚使,前往处理。《宋史;冯京传》载:“蕃部何丹方寇鸡宗关,闻京兵至,请降。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藩。”十月,事渐平,召京入朝知枢密院事,次年春离成都。这就是这首词上片所写的时事背景。成都府路在宋初曾称益州路。此词全篇也是用成都事最多,作“益”应无可疑。
【赏析】
这首词直接对当时的人事安排发表意见,直接言及国事,并抒发个人情思和历史感慨。
词的上片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起首“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
澄清一般。“见说”、“旋闻”,表明问题解决得很快,又宛然是远道听到家乡新闻的口气,透出一种亲切感。岷峨为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是东坡故乡的名山。“但觉秋来归梦好”,承上“江汉澄清”而来,又映带“岷峨凄怆”
6
之时。久客思乡,故有“归梦”;乱止忧除,故觉
“梦好”。东坡之“归梦好”,是因为蜀中有能人镇守,即所谓“西南自有长城”。南朝宋檀道济被文帝收捕,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唐李勃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侵,唐太宗甚至夸他是“贤长城远矣”。
词至此,以“长城”为喻,转入写冯京。“东府三人最少”,提到他任参知政事的
《河满子》苏轼词作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