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之我见.docx陶行知之我见
最近看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理论的 确博大精深,他的有些精辟的论述仿佛就是针对今天的学校 的教育说。因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与时俱进的,是具有创 新精神的理论,也是最早的素质教育理论,是我们要学习的 理论,也是我师要与学生大众共休戚,决不可袖手旁 观。”陶行知自己也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积极 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还配合党的“全面抗战” 方针,提出“全面教育”的主张,把“战时教育运动”改为 “全面教育运动”。到了抗战胜利前后,陶行知又适时地提
倡民主教育,鼓励教师参加民主运动。由此可见,教师的社 会责任心是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在陶行知看来,适应 时代潮流,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也是教师责 任心的一种体现。陶行知爱国爱民的思想品德,是他热爱教 师职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原动力,这也是他爱国思想的写 照和集中体现,很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发扬光 大。
三、教师要“建筑人格长城”
陶行知办教育的理想,是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 生”。他最初主张:“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 国民的意思。”在晓庄师范,要求培养学生,有农夫的身手, 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他强调:“先生不应该专教 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 学习人生之道。"他在育才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四问,即要 问一天在身体、学问、工作有没有进步,最后问自己的道德 有没有进步,如要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指出:“为什么 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 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 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他就指出要我们大家 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要培养学 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建筑人格长城”,教师必须具有正 确的师德、师规、师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 师的首要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即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人 求真,学做真人”,使受教育者首先学会做人,树立远大的 理想,培养优良的品德。而要胜任这个职业,完成这个任务, 每一个教师都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即加强师德修养。他 指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 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
因此,“我们绝不懈怠, 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去引导他们, 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在他看来,“小孩 是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地长进,才能教小孩。”广陶 行知要求教师自敬、自重。他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 师首在师之自重。”因此,教师要想自敬、自重,就必须加 强师德修养。
四、教学和做合一
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们的收获颇 丰、感触很深,陶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 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的农民。我们 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 一个二十年代的教育工作者就如此一心为着农民群众,确实 令我们当代青年乡村教师汗颜。先生的教育观点虽然是在上 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在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二"一世纪 的今天,他的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鲜明的指导意 义。他的“教学合一"的思想,“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 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些正是 今天
陶行知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