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 情景交融 具象————意象————意境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 情景交融不仅有“景”的问题,还有“情” 的问题。
诗歌是抒情的。在诗中,情是第一位的, 但自然的情感并不是诗。这就是说,自然的 情感要经过二度转换才能成为诗。
(板书) (情景交融)————情感的二度转换 第一度转换:将自然之情转换成诗意情 感
志————————诗情
《诗序》中说:“诗言志,歌咏言”,这是 中国古已有之的诗学纲领。“志”是什么? “志”乃“士”之“心”,“士心” 说白了就是男人的情感——意念。但“诗言 志”并不等于说“志”就是“诗”,同理,“歌 咏言”并不等于“言”就是“歌”。
由此可知,“诗言志”之“志”是一种自 然的情感,是诗的“源材料”,在没有经过审 美化的处理以前,还不是诗,仅仅是一种客 观的存在。例如:儿童为一件小事而嚎啕大 哭,热恋者把情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而欢欣 欲狂,这都是情感,都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情 感能量,但这并不是诗意的情感。“发泄情感 的规律是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也 就是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不是经过艺术 处理的情感表现,是没有经过审美处理的 “意”——志,所以它不是诗情。
怎么样才能把这种自然的、原始的情感 转化成活色生香、深刻有致的诗意的情感 呢?也就是说如何完成对自然情感的审美过 滤呢?
前人为我们提供的方法是:思(凝思、 精思、沉思)
清朝一位诗评家说:“先以用心为主,遇 一事,见一物,即能沉思..独往,冥然终日, 出手自然不平。”
感情冲动之时,虽然有“意”,并不宜作 诗,因为这种“意”不是诗意,必须让这种 情感“冷却”下来,在思中反观自己经历过 的这种情感,使情感净化、升华,这样才能 转化成第二度情感——诗意情感。
(例:失去亲人时的情感。) 第二度转换:对诗意情感进行对象化处理
这也就是把情与景结合的过程。 大家知道,情是虚幻的,只是存留在诗 人心中的一种冲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 须借助于“景”化无形为有形,诗人独特的、 细微的情感才能形象地展示出来。“诗者情 也,情无形不显。”(郑燮)于是,找一个具 体的“物”——景,把诗情放进去,让二者巧 妙地结合起来,再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就成了诗。
例一:骆宾王《在狱咏蝉》 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诗人以蝉自喻——在狱中无翅难飞,有 口难辩,有冤难伸。名为咏蝉,实为自表心 迹。句句咏蝉,也句句自表。
例二: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湖 的浩渺无边,正含有诗人漂泊无依的感情在 内。“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投老无 归的感情,也含有湖上的景物在内。诗人所 述的情是孤苦的,而所写的景是壮阔的,从 景中可以看出诗人处境虽孤苦,但意志却不 消沉。这也正符合诗人积极用世的性格。
当然,要做好“对象化处理”还需要学 会运用两种艺术:一种是以景定情,一种是 以情化景。
篇二:第二讲 五言格律诗的基本类型
第二讲 五言格律诗的基本类型及格律诗的基本规则
一、五律的基本类型
上一节课我们掌握了五言格律诗的四个标准句式是: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
20222、王维五言律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