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晨开题报告草稿.docx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阿尔金南缘江■勒萨依地区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错
石IHPb 定年及 Hf 同位素组成
学院名称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 地质工程2011级1班
学生姓名 马晨晨
学 构成同 一条变质杂岩带(曹玉亭,2013a) o南阿尔金地区近10多年来的研究 成果又主要集中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Liu et al., 1997, 1999, 2002, 2004, 2005, 2007a, 2007b, 2009, 2012;曹玉亭等,2009;刘良等,1999b, 2003, 2007;张建新等,2001, 2002;张建新与孟繁聪,2005)、蛇绿岩研 究(董增产等,2011;李向民等,2009;刘良等,1998;刘良,1999a;刘良 等,1999b;马中平等,2009, 2011;王焰等,1999)和少量的花岗岩(曹玉 亭等,2010;孙吉明等,2012;王超等,2006, 2008;吴锁平等,2007)等 方面。
另外,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十分发育, 是研究岩浆作用成因机制及其与超高压变作用、造山带构造演化之间 关系的理想地区。确定该地区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岩浆作用期次 及岩浆源区性质,对确定阿尔金造山带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和反 演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在 南阿尔金地区存在四期早古生代花岗岩分别是:
第一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代表性岩体是南阿尔 金中段形成时代为517. 3±1. 7Ma的黄土泉岩体,属于低钾拉斑-中钾 钙碱性系列,具有相对低Si02、高MgO和高Na20的地球化学特征。 除此之外区内其他地区尚无约517Ma花岗岩类的报道,因此,这一期 的花岗岩分布范围可能较为有限。
第二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 花岗闪长岩等,如鱼目泉混合花岗岩体和长沙沟花岗闪长岩体。孙吉 明等(孙吉明等,2012)对鱼目泉混合花岗岩中的寄主花岗闪长岩进行 了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该岩石含有大量闪长质包体,属于中钾- 高钾钙碱性系列,通过LA-ICPMS定年获得了 496. 9±1. 9Ma的错石 U-Pb年龄,代表了该岩石的形成时代。在长沙沟地区获得了 501. 5±1. 5 Ma的形成年龄,与以东的鱼目泉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在误差 范围内一致,因此第二期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集中于501Ma〜 496Mao这一期花岗质岩石的分布范围稍广。
第三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 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等。形成时代介于460Ma ~ 451Ma,属于过铝 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曹玉亭等,2010;康磊等,2013;杨文强等, 2012a)。在若羌河片麻状花岗岩错石中发现有残留继承岩浆错石核, 并获得了 782. 3±6. 9Ma的年龄,可能代表了该岩石的源岩年龄。这一
期花岗质岩石出露地区包括吐拉、江条勒萨依、迪木那里克、瓦石峡 河、若羌河和茫崖等地,在南阿尔金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可能代表了 南阿尔金在这一阶段存在区域性地壳部分熔融事件。
第四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碱长花岗岩、角闪钾长花岗岩、二 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这一期花岗质岩石的见于南阿尔金断裂带 以南的吐拉地区以及东段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和茫崖地区,出露范围较 广,为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形成时代主要介于 426Ma ~ 385Ma(王超等,2008;吴才来等,2014;吴锁平等,2007), 代表了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最晚一期岩浆活动。这一期的岩浆活动持续 时间最长,可能代表南阿尔金地区在这个阶段进入了一个相对发展缓 慢的构造体制。
已有的花岗岩体研究均取得了较为精细的错石年代学成果,并较 好的阐释了岩体自身的物质来源及成因,但关于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还存在部分不同认识:1)鱼目泉花岗质岩体形成时代与区内超高压峰 期变质时代基本一致,可能是区内陆壳深俯冲导致地壳加厚发生部分 熔融而形成的,但这一研究成果未能很好的解释与区内~5OOMa镁铁 -超美铁质岩石所代表洋盆环境之间的关系;2)瓦石峡、迪木那里克、 茫崖镇北石英闪长岩和阿卡龙山花岗岩形成时代与区内超高压退变质 时代基本一致,但关于这一期花岗岩的成因背景还存在不同认识,主 要有陆-陆后碰撞应力释放和洋壳俯冲背景两种观点;3)玉苏普阿勒克 塔格、吐拉、茫崖的柴水沟和常春沟花岗岩形成时代接近,目前的研 究成果主要认为可能形成于拉张环境,但存在造山后伸展和后期左行 走滑引起的拉张两种不同观点。此外,这些花岗岩类与区内超高压变 质岩石、镁铁-超镁铁质岩三者之间有何成因或地球动力学联系?区内 是否存在更多期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组合及成因类型?这
马晨晨开题报告草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