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四首 (2).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堎底下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
语文 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年级
八年级


语文
课题
30《古诗四首》
任课
老师
课型
问题导读课
问题生成解决课
课时
2
授课堎底下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
语文 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年级
八年级


语文
课题
30《古诗四首》
任课
老师
课型
问题导读课
问题生成解决课
课时
2
授课时间
2020
教材
分析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诗人用他们的笔触,带着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表达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学生
分析
本班共有六个学习小组,学生大都生性活泼,学习气氛较为浓重。上课能积极考虑问题,主动答复以下问题,尤其是每个小组的学科组长,英勇大胆,有很好的表率作用.
设计
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本教学设计意在打破这样的程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诗中、进入角色,自己去悟诗、品诗,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才能、感悟才能,使其学会鉴赏诗词。本设计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充分表达老师“导"的作用,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念
教学
目的
1、能有感情的朗读背默诗歌.
2、把握诗歌意境,理解诗中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3、评价作者的生活态度.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朗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欣赏才能。难点是评价诗人的生活态度。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引导法、交流法、展示法。
教学
准备
一案三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程序
时间
创设情境
老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导入新 课
5
创设语言情境
【旁白】陶渊明、王维、李白、陈和义者四位是我国诗坛上四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将借他们的一首诗,再次走进他们的时代和生活,去感受诗人当年的诸多感受。
学生表现出积极地参和兴趣。
怀着对问题的探究热情走进文本.
阅读课文
10分
创设阅读情境
【旁白】如今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句子。老师深化学生中间,从语速、语调、感情、节奏等方面进展指导.
学生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深度预 习
合作交 流
10分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旁白】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提供的《问题导读评价单》进展深度预习.
老师巡回检查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老师参和学生合作交流,对学生的见解进展评价指导.
学生根据《问题导读评价单》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要求,自主预习课文.
学生可以就预习

古诗四首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nrdwb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