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丧葬民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徽丧葬民俗
安徽丧葬民俗
安徽一地汉族丧俗大体相同,而回族等丧俗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丧葬习俗活动中,人们诸多忌讳,有种种流行术语。一般对年满花甲,在家病死,称“寿终正寝”,又称“老了”、“回去了”、“走了”、“丧的歉意。
  停丧期一般为三天或五、七天。皖南绩溪一带,停丧期长至一月至四十九天,叫“开明灵”。在此期间,死者亲属轮流守灵,受亲友吊唁。
  亲友吊唁,一般都酌送奠礼。吊礼有清吊、荤吊两种:清吊是一般亲友所送,如纸钱、金箔、线香、蜡烛、爆竹、孝幛、挽联、纸扎轿马等,均系献给死者的祭品,在祭灵时焚烧。荤吊由至戚以猪头、公鸡、鲤鱼三牲祭灵,也有杀猪宰羊致祭。一般送礼规格为三、五、七、九样不等,都要取单数。也有以现金做为奠仪致送的。
  孝子对吊唁者一一跪拜致谢,并赠孝巾,对至戚还送孝服。吊唁者即时戴上孝巾或穿上孝服,向灵位跪拜或鞠躬。孝子则向吊唁者叩头致谢。外祖父家来人吊祭时,孝子、孝媳、孝女等下辈要全部出动,跪迎于村外路侧,迎至灵前再行三拜礼,同时集体举哀。
治丧期间,一般要请僧人作佛事,家境穷富不同,身份不同,佛事的规格也不相同。富者在停丧期间,每逢七月,要为亡者念经。五七这一天,由亡者女儿送“灵饭”。僧道做佛事,有“观大灯”、“游十殿”、“拜忏”、“放焰口”。如亡者是女性,其女儿要另做“破血湖池”,还由道士诵“诉苦经”、“十月怀胎”经,孝女伏地痛哭,以表孝心。出殡前一天晚上,还要做一场“暖棺焰”法事。总之,富者为“超度亡魂”在灵前念佛经,常长达四十九天。贫家只请道士做“短七”,念半天佛事。死于自杀或他杀的,要“架炼”,由僧道在门外广场做“法事”,同时燃烈火,向“孤魂野鬼”供献祭品。
  佛事毕,即举行开吊;正式举行祭礼。决定家奠、领帖、发引日期后,即分送讣文,大门口换贴“本宅治丧,讣报不周”。
九、家奠、领帖
  在丧事中,祭奠是非常隆重的,为丧家办祭祀的人员称为“礼生”,在分工上有大通、副通、正引、副引等名
目。猪羊大祭者,需要礼生六至七人,一般一献三呈的是四人。还要陪祭者四人,两人搀扶孝子,两人随正副引传递祭品。大门口是吹鼓手携带乐器,随时听候指挥奏乐。
  祭祀开始,孝堂保持肃静,不许有哭声。祭祀礼仪有三:首先是“告祖”,孝子着吉服向本堂历代祖考祖妣灵位前行“告祖”礼,由礼生替礼。继开祭“点主”,礼生按题主仪式替礼,题红官在大红伞下身着礼服,在神主正副牌位下面“王”字加一点,先持朱笔,题正主、题副主;再持墨笔,加福、加贵。题红官祝词:“沾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持龙凤之宝笔,致点于显考(或显妣)之神主”。祝毕,笔往后丢,名曰“笔后发”。“成主”礼成。祭祀开始,礼生按祭礼程序呼献呈礼:献甘鬣(猪),献绒毛(羊),献酒撙(酒),献汤馔(点心),献羹汤,献香膳,献香茗,献哀章,即读祭文。其它各色祭品有数十样,每样三碟,孝堂两边的祭品,多者竟达数百碟。主祭孝子手持丧杖,躬腰低头,随赞礼官呼到哪里就跪到哪里,叩首上香数十次甚至百次,两边虽有陪祭人挽扶,也已是头昏眼花了。亡者其他亲属均跪伏孝幔内默默哀泣。读祭文后,即将祭文烧掉。大通则高呼“主哀,阖室皆哀,哀、哀痛”。孝幔内全体亲属即哀哭,刚哭三声,大通又呼“哀止”,阖室即停止哭泣。家奠成主是大典,叫哭就哭、叫止就止,即使哀痛哽咽不止,也不能出声。猪羊大祭之献三呈的礼仪,都在十小时以上,赞祀官与主祭孝子,常轮流更换,才能礼成。
  题红官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办完丧事,对题红官,礼生先生,孝子是要携带礼品叩谢的。
  领帖,即治丧人家摆筵席酬谢族亲邻友。前来应席者先向灵位行礼,进行吊唁,孝子则跪伏孝幔内答礼。执事人招待来宾入席,孝子则向各席磕头谢席。大门口有吹鼓手奏乐迎宾。
十、封敛、出殡
  出殡前夕、揭开棺盖,与死者永诀,家人环聚棺材四周,跪拜哭泣,由孝子再次放正尸体,剪下死者腰上系的“岁数线”,分给儿媳、女儿在襟上佩戴,取享长寿之兆。再将儿女衣襟上撕下小块布塞入棺内,以示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始终不谕。最后用桐油、糯米饭和石灰涂在棺口沿边上,再徐徐盖棺。盖棺时,孝子孝媳手执油捻,绕棺一周。死者如是婆婆,封敛时,必须请其娘家亲属到场,才能最后盖棺。
  出棺前,先磕钉,钉用枣木或熟铁制成,钉上系红布条,先由族长或家属中长者亲自操捶。这时孝子孝孙要绕棺三圈,并向族长致送磕针礼(包括糕点、孝布等)。族长只砸一根主钉,砸之前,将钉在孝子头上轻轻擦一
下,然后砸进棺盖口。其余三钉,由抬棺者一一砸入。
出棺时,先将棺材移大门外广场,用粗绳木杠捆扎,搬走棺下小磨,撤出供祭品。抬上棺材时,踢倒垫材的板凳,一声呐喊,抬起就走。
  出殡:又叫发引。出殡时间,宜择单日和吉日。出殡有大出小出之别。大出殡有仪仗队,前面

安徽丧葬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艺人生
  • 文件大小5.25 MB
  • 时间2022-02-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