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课件
医学课件
*
第1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是
太 阳
阳 明
厥 阴
少 阴
太 阴
第8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经络系统
经 脉
经 筋
络 脉
脏 腑
皮 部
第9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经脉与络脉
手足三阴经
是气血循环的
主要通路
十二经络
(正经)
手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
序,其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
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
道。
第10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奇经
八脉
督脉、冲脉
任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
阴跷脉、阳跷脉
有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起于四肢,上
出与颈项浅部。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
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十二经别
第11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络脉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和渗灌气血。
浮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 络:细小的络脉。
第12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外连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
于体表皮肤的分区。是经络之气散布
之所在。
经筋和皮部
第13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内联
属: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
络: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
阳经皆属腑而络于脏,阴经皆属脏而
络于腑,从而构成了阴阳经脉和脏腑
表里相合的关系。
第14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生理功能
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平衡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第15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运行全身气血
营养脏腑组织
途径:循十二经脉流注衔接顺序,与任、
督两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周流
不息,循环往复。
含义:气血通过经络传注,布散
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
第16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生 理
意义: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连经筋、皮
部。
表现:气血运行畅通,脏腑功能强健,抗御
外邪。
病理表现:经气不利,气血失和,
御邪不力,外邪易侵。
第17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联系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通过十二经脉
在外结聚于经筋,散于皮部
在内络属于固定的脏腑
内外相连
通过经络沟通
官窍与脏腑广泛的整体联系
脏腑与官窍的特定联系
第18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十二经脉分别络属一脏一腑,构成表里相
合关系;有的联系多个脏腑,如:肾经属
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多条经
脉到达同一脏腑,如:入肺脏的有肺、大
肠经、肝经、肾经和心经。
第19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①有序地衔接,与任、督脉构成整体循环系统
②多处的交叉、交会,再加上经别、别络的联系
以上诸多联系都是人体的整体性的表现。
第20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生 理
意义:经络是联络脏腑组织,沟通内
外上下的纽带。
表现:人体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
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
病理表现: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相传变。
第21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感应传导信息
含义: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
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
机理: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
信息的感受负载作用而实现。
第22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意 义
将信息输送到脏腑形体官窍,反映和调
节其功能状态。
传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之间的联系。
得 气
直接指导对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
等进行分析、归纳的辨证诊断等方面。
第23页,此课件共31页哦
医学课件
*
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
作用及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
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