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除杂题
除杂题
〔 〕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测pH
加肥皂水搅拌
B
铝丝和银丝
观察颜色
浸入硫酸铜溶液
C
氧O2
NaOH
CuSO4
B
Na2CO3
BaCl2
HCl
Ca(OH)2
C
Zn
HCl
CuCl2
NaOH
D
H2
O2
HCl
CuO
丙
乙
甲
,在小烧杯乙和丙内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
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以下有关实验现象不正确的选项是〔 〕
烧杯乙
烧杯丙
观察到的现象
A.
浓盐酸
紫色石蕊
丙中液体慢慢变红
B.
浓氨水
无色酚酞
丙中液体慢慢变红
C.
浓硫酸
氯化钡
丙中产生白色沉
D.
浓盐酸
硝酸银
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 〕。根据以下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局部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升高硫酸溶液pH的三种方法
B.化学之最
加水稀释
参加碳酸钾溶液
参加氢氧化钡溶液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C.现象解释
D.物质分类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气体易被压缩—气态物质中分子之间间隔较大
缉毒犬能嗅出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
常见枯燥剂—浓硫酸、生石灰
常见碱—烧碱、纯碱
常见合金—不锈钢、生铁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以下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枯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
B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C
常见复原性物质
木炭、氢气、一氧化碳
D
常见合金
不锈钢、黄铜、生铁
〔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在I中参加一定量固体和过量液体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翻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且溶液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Ⅰ中液体流入Ⅱ中,Ⅱ中溶液由浑浊变澄清。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参加的试剂是〔 〕
A
B
C
D
I
石灰石、
稀盐酸
纯碱、
稀盐酸
锌片、
稀盐酸
二氧化锰、
H2O2溶液
Ⅱ
NaOH
Ca(OH)2
Ca(OH)2
NaOH
Ⅱ
I
“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实验目的
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响
在反响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恰好完全反响
B.
判断海水和蒸馏水
蒸发结晶
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该液体为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参加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石灰水中有白色浑浊形成
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翻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参加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 〕
A. NaCl〔Na2CO3〕 B. Fe〔Cu〕 C. Na2CO3〔CaCO3〕 D. HCl〔BaCl2〕
,不另加
初中化学-除杂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