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案例.docx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老师应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 去寻找最有效的课堂
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
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高思维的素质。
5、总结规律。
师:你们能用一个式子把规律表示出来吗 ?
间隔数 +1= 棵数 棵数 -1= 间隔数
6、联系生活
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 你发现了吗 ?
让学生通过举例, 体会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
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路灯排列、排队等生活现象都与 “植树问
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也给这种数学思想以充分的建模。
4 / 8
(三 )、点击生活
①(求间隔数 )判断:元宵节,中华大街一侧从头到尾一共挂
了 200 个大红灯笼,如果在每两个灯笼间挂一个中国结,需要
201 个中国结 ( )
②(求间隔长 )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 9 千米,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共有 10 个站,相邻两站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 ?
③(求棵数 )老师登古塔, 每层有 11 个台阶,从一层开始一共
走了 55 个台阶,龙老师到了第几层 ?
④ (求全长 )塔楼上敲钟,从第一敲开始,每隔 4 秒敲一次,
到第 5 敲时,一共间隔了几秒钟 ?
(四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世界著名数学问题 )
师:数学史上有个 “20棵树 ”的植树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引起科学家的研究兴趣。这就是: ‘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才能使行数更多 ?
早在十六世纪, 古希腊等国完成了十六行的排列。 (出示图 1) 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大师山姆完成了十八行图谱。 (出示图 2) 进入二十世纪, 数学爱好者绘制出了二十行图谱, 创造了新
纪录并保持至今。 (出示图 3)
(结语 )今天进入 21 世纪, 20 棵树,每行 4 棵,还能有更新
5 / 8
的进展吗 ?数学界正翘首以待 !期待着同学们大胆探索、积极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案例反思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学生感兴趣
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
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 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 1 的。然后做快速问答的游戏, 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间隔和点数的关系, 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 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 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
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 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