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吃西瓜》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杨柳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自学才能。
2、理解猪八戒的性格特点,结合心理活动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从故事中领悟学会关心 《猪八戒吃西瓜》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杨柳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自学才能。
2、理解猪八戒的性格特点,结合心理活动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从故事中领悟学会关心别人的道理。
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以自己读懂课文;理解猪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四次跌倒的心理活动。
难点:结合心理活动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西游记》中一些小故事、歇后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西游记》的故事你们都非常喜欢吧!那些惊险、神奇的鬼怪故事引人入胜,尤其是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记忆犹新。你知道故事中都有哪些主人公?看过西游记的同学,你能说说你对猪八戒有哪些理解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读《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看看这又是怎样一个性格的猪八戒呢?(板书课题:猪八戒吃西瓜)
二、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课后的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2、再读(默读),理解故事梗概。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展概括,也可以概述 故事情节开展的几个部分。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生交流。
西天取经路上,猪八戒在去给师傅寻找食物的途中偷吃了一个西瓜。孙悟空教训了他,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3、根据阅读提示给课文分段(小组交流、考虑)
反响: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课文分为找果子、吃西瓜和摔跟头三个部分,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4段)找果子(原因)第二部分:(第5~9段)吃西瓜(经过)第三部分:(第10~14段)摔跟头(结果)
三、深化理解课文,体会文章写法
1、.
2、讨论“偷吃西瓜”一段。(第5—9自然段)
说说猪八戒发现西瓜以后四次偷吃西瓜都是怎么做
猪八戒吃西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