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T 674—1997
文章来源:煤炭工业部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7、02、02
前 布置共用一个壁龛时,可不受限制);C4—不小于200mm
图2
主要泵房应配备有水力射流泵或气升泵、排污潜水泵等作为清理吸水井淤泥的工具。
泵房高度应满足检修时起吊的要求,应在吸水井壁龛与排水设备的顶部,设起重梁。
泵房应铺设运送排水设备的轨道,并与井底车场相通,在相通点应设有转车间隙。排水设备之间应设有充分的检修空间,泵房轮廓尺寸要满足设备最大外形尺寸、通道宽度与安装检修的要求。水泵机组的基础应高于泵房地面50mm以上,基础边缘到吸水井一侧峒室壁的距离应不少于700mm。泵房地面向吸水井方向应呈负坡度。
当所有排水设备同时使用时,泵房温度应不高于34℃,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
泵房必须采用不燃材料支护。
按设计要求预留有备用泵及相应设施的位置。
泵房
泵房与井底车场连接的斜通道上口地面,,或采取其她阻水措施,防止井底车场积水流入泵房。
泵房与车场或大巷相通的所有通道必须设防水密闭门。
泵房应与操作配水闸阀的巷道有通路连通,以备密闭门关闭后控制配水闸阀。
泵房支护与吸水巷道的密闭墙应能防止水仓与围岩水渗漏。围岩应能承受水仓与泵房高差形成的压力。
必须设有安全水仓与水窝,其容积应不小于一趟最长排水管路的容积。安全水仓应至少配备两台排水泵(其中一台备用),将积水排至水仓,排水泵应能按水仓水位自动开停,并有手动控制系统备用。
管子道上部平台标高必须高于井底车场地面7m以上,作为安全通道。
泵房位置、内部尺寸、温度、出口通道数量、断面形状、预留位置等方面的要求同吸人式卧泵房。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潜水泵井
井深应满足泵长、淹没泵顶深度、泵底容渣距离与布置清淤设备空间的要求。群泵布置时,。
井径应满足吸水罩最大外廓尺寸、过水面积、安装间隙的要求。群泵布置时,,脱罩布置时,来水流向、流速应满足电机散热、不积垢的要求。
采用暗井布置方式时,井窝以上反井部分高度应满足承重梁、检修操作盘、提吊机具所需高度。
采用大直径钻孔直通地面排水布置方式时,承重梁、操作盘、提吊机具应设置在地面。井架允许荷重应满足提吊一组泵组(泵、管)的重量。井架高度应满足潜水泵与水管装拆以及吊具所需高度。
承重梁的强度、刚度与总体及局部稳定性必须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计算,能承受停电时所有水泵同时发生水锤作用引起的动、静载荷。
承重
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 M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