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病案(一)
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说她坏话,怀疑别人对她不怀好意,认为路人故意冲她吐痰。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引起了家人注意。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说“我要死了,回家吧,电波控制了我,下雨了”。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怕事。其家族史中,祖母曾有精神病史,诊治不详,已故。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她笑什么,她说:我没笑,没有。诉近年来常听到一些声音,有男有女,有时说“去死吧”,有时议论她“真没用”,有时命令她“跳楼去吧”。诉前次自杀就是有人在命令她。入院后,声音仍然存在,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她的思想一致,有时觉得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电波”在控制她的思维与行为。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一致,常无故发笑。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均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否认有病。
题目:
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诊断就是什么?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治疗原则就是什么?
答案
1、患者有哪些症状
感知觉障碍:幻听、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与行为:意志减退、行为异常。
2、诊断就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精神分裂症。1)与心境障碍相鉴别:有自杀,但并非因为情绪低落,而就是受幻听支配,无情绪低落2)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发病前有生活事件,但症状与生活事件关系不大,荒谬离奇
3、药物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足疗程,系统规范用药;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原则上单一用药,可根据情况,酌情先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等使用。
病案(四)
患者,刘×,女,32岁。半年前工作变动,以前就是机关人员,后由于家庭原因,辞职做电脑销售,开始两月自己尚觉得可以应付,第三个月由于签单达不到要求而被上级领导批评,后逐渐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逐渐地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愿意与人交往,原来一起玩的朋友也联系得少了,整天觉得提不起精神来,人变懒了,家务也懒得做了,常常想哭。自己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无就是处,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儿意思。感觉脑子好象就是生锈了的机器,转不动了。常常睡不着,需要服安眠药才能睡两三个小时,后半夜会突然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经常想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死了算了。曾自杀一次,但念及孩子还小,所以又呼救了。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楚,语声低微,需侧耳倾听,愁眉苦脸。诉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好,一了百了。觉得自己脑子很迟钝,不会思考问题,自己能力很差,觉得记忆力也变差了。智能可。
问题:1、患者有哪些症状
诊断就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3、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案
1、症状(4分)
思维障碍:自我评价低、思维迟缓、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