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和撰写综述的体会精选已有7697次阅读2008-9-508:01|个人分类:科研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从事催化研究10年,除了发表23篇外国文章以外,还写了8篇外国综述。写综述的前提:如果不是老板被邀请写综述或者我个人被邀请写综述,我是不会主动写的。可以说,被邀请写综述给自己提供了一种动力和契机。写综述的意义:可以使自己更领会自己和实验室同仁实验工作的思路、线索和意义,同时促使自己看更多的文献,了解同行的工作和课题的来龙去脉;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文献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一篇好的综述,会被广泛引用,增加写作者的知名度。写综述的方法:首先思考写这篇综述的范围和体裁是什么?ount体,还是在一本书上介绍催化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是全面综述某一个课题的进展(包括大量别人的工作),还是有选择地强调最近几年的一些关键进展(Highlight体,Perspective体)?然后思考这篇综述的读者群是什么?是大学生、研究生、一般化学工作者,还是具体做这一个课题的同行?不同的读者群决定了写文章的深度,而发表在什么杂志(或者书)决定了不同的读者群。试想,munications,NewJournalofChemistry,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PCCP,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ChemicalReviews,TopicsinCatalysis邀请写综述,写出来的深度和味道是截然不同的。经常写综述的人应该能知道不同地方的细微差别。在写综述之前,还要进行“市场调查”,即研究一些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版的学术刊物和书里)有什么“竞争对手”(类似的综述文章)?研究一下能否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区分开来?如果不能区分开来,就构成了重复。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区分开来,叫做“市场细分理论”。同时也要想清楚自己这篇综述和自己以前综述的区别,有没有重复?甚至要在综述文章里指出这些区别,使自己更有立足之处。写综述的手法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有一个:引言==>主体==>结论和展望。这里面重点是主体部分,可以说如果主体部分的骨架搭好了,那么成功的一半就有了。搭建骨架就是要有一个清楚的、可以执行的提纲。在这里面要用到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分类的能力。现在我选取最基本的写作手法进行讲解。(1)按照方法、类型、体系、组成、路线、反应进行分别叙述在化学和材料学里面,要达到一个目的,如构建分子建筑或者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会有几种方法(strategy),这些方法论是有意义的,是概念性的,值得进行综述。往往,某个科学家在19xx年发明了某种方法论,然后三四个小组把这种方法论推广到新的体系里去;就在同时,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科学家发明了另外一种方法,以后又有三四个小组进行了推广。写综述的人应该敏锐地认识到这些方法论(包括方法的原理、方法的提出、发展和不同方法的对比)就是写这篇综述的“卖点”。推荐阅读:R. Hoogenboom, D. Fournier, . Schubert, Asymmetrical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as Basis plex ResponsibeMacromolecularArchitectures,munications,2008,155-1
我阅读和撰写综述的体会.马博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