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 资格考试复习辅导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2008年8月 大连
整理ppt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考试特点
排队通过
通过率15%—20%
整理ppt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试题依据
考密度与分布
分析方法
M-T图
G-R关系
台网监测能力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地震资料
掌握微震重新定位的方法。
主要针对I级工作
收集震中附近台网(站)的资料
重新辨认震相(若需要增加震相)
采用或改进定位速度模型
使用新的定位程序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熟悉不同震级标度之间的关系。
Ms、ML、Mb、MW、……
整理ppt
注意每个地震事件的定位精度,不同版本地震目录的精度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情况是:
1类:≤10公里
2类:≤25公里
3类:≤50公里
4类:≤100公里
5类:≥100公里
整理ppt
地震资料
掌握编制地震震中分布图的内容。
2幅图
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
区域性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中分布图
内容要求
地理要素
震中(不同大小的空心圆或实心圆)
主要地震的震级和发震日期
区分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颜色区别)
场址位置
其它
图例
资料起止年代
经纬度
比例尺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带划分
熟悉地震带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条件密切相关的地带(地震区的次级地震统计区域)
作用
统计单元,确定地震年平均发生率,b值等
划分潜在震源区约束
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约束
整理ppt
地震带划分
了解我国地震活动的区域性特征。
频度(强震重复周期)
西高东低
华北高于华南东北
强度
西部、华北
东南沿海外带
东北、华南
震源类型
正、逆、走滑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地震活动性分析
了解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不同震级、不同地震带的地震有不同的地质构造标志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地震活动性分析
掌握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
目的:寻找强震发生的可能地点和强度的信息,为划分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函数等提供依据
不同强度地震发生的空间特征-丛集、空区、条带、网格(注意结合构造特征)
震源深度统计-平均深度、优势分布范围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地震活动性分析
掌握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
目的:寻找地震活动的趋势性特点,为评价未来地震活动水平、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
包括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期、各活动期的起止年限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地震活动性分析
掌握未来地震活动水平的分析方法。
目的:为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
评价未来100年地震活动水平
M-T图
应变释放曲线
极值分析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地震活动性分析
掌握地震活动环境综合评价的内容。
目的:把握区域地震活动特点,为合理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
地震资料完整性、可靠性评价
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评价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评价
区域现代应力场特征评价-特征、最大最小主应力方向
历史地震影响评价-场地遭受的最大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及烈度的频次特征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场地影响烈度分析
熟悉影响场地地震烈度分布的因素。
震级
距离
场地条件(覆盖层厚度、土质条件、地形、地下水位、液化、古河道、破碎带等)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整理ppt
场地影响烈度分析
熟悉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方法。
收集地震烈度资料
有仪器测定震级
区分烈度点与等震线资料
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
椭圆模型
近场烈度饱和、远场有感范围
统计分析
与实际烈度资料对比,论述适用性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场地影响烈度分析
掌握场地影响烈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有等震线资料-直接查
无等震线但有宏观或实际调查资料-复核、判定
无资料-用烈度衰减关系估算
给出综合等震线图
建立场地影响烈度目录
分析遭受的最大历史影响烈度及各烈度的频次特征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整理ppt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构造法、历史地震法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整理ppt
管理与
地震活动性评价姜慧大连中国地震信息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