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浮生六记》研究简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浮生六记》研究简述.docx《浮生六记》研究简述
Xxx
摘要:《浮生六记》 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一流的叙事文学作品,

它注重表现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日常生活,
以其清新率真的文字和不拘格套的创作手法,成为文人和学学作品中, 出现了批判封建礼教、
意、强调自我情趣的精神蕴含着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探索人生、表现个性的思想特征。这些特征在《浮
和认可。 生六记》中也表现的相当充分。小说中所表现出来
《浮生六记》挣脱了儒家功利主义的枷锁,以 的对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体验和感悟,对人的尊严
其离经叛道的创作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审美情趣在 和个性自由的追求也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
清代散文中独树一帜。作者沈复的青少年时代正值 的审美心志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康乾盛世,但这一盛世已经进入了卫生,清王朝正 二、出版发行
1877 年,杨引传以活字版排印的方式将
《浮生
发达使得图书装帧更加精美,精巧的印刷和鲜明的
六记》排印在《独悟庵丛钞》中,这也是《浮生六
色彩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阅读兴趣,为图书的广泛
记》的初刻本,此时距离沈复写就此书已经过去了
传播和阅读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晚清时期,这本抒发性灵的小说其实并未
资料显示,杨引传刊印的版本问世之后的四十
获得人们太多的关注, 指导光绪三十二年 ( 1906),
年间,《浮生六记》在文坛中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
苏州《雁来红丛报》 将其再次刊出后, 《浮生六记》
响,甚至鲜少有资料即在后人对其评论。
直到 1924
才真正的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年 5 月,由俞平伯校点的《浮生六记》作为“霜风
自光绪四年( 1878)上海申报馆出版《独悟庵
丛书”之一发行,打破了评论沉寂的局面。之后,
丛钞》以来,至今《浮生六记》版本多达一百二十
《天下》英文月刊刊出了林语堂的 《汉英对照本序》
中之多,并且该书有多重文字的译本,有据可查的
一文,表达了对《浮生六记》的赞赏与喜爱。林语
由三种译本,还有德、法、单买、瑞典等译本。纵
堂对于该书的介绍和翻译,使《浮生六记》走进了
观该书被发现、刊行、翻译的漫长历程,有学者将
英语世界,后来的许多种外文译本的问世都与林译
其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 初盛期、 空白期、繁荣期。
本由着密切的关系,郑逸梅曾说:“林语堂把他的
由于篇幅原因,以下针对初盛期的出版发行进行简
《浮生六记》译成英文,已传诵环宇”
[3] 。
要介绍。
三、创造性
初盛期: 1874 年至 1949 年,这是该书被发现
《浮生六记》自出版以来,关于其文学体裁
进而被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对《浮生六记》的广
的界定一直颇有争论,它既像自传,却又不同于传
泛流传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就是前文提到的杨引
统自传那样,记录平生事迹,歌功颂德;它既像随
传,杨刊印的版本包含了管贻萼、近僧等人为书做
笔,却又有饱含情感的故事情节;它既像散文,却
的诗、序等内容,这些为后人研究《浮生六记》提
又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这一方面说,它的确
供了珍贵的资料。
是一种新的小说,类乎散记型的自传体小说,不得
清朝图书文化的繁荣

《浮生六记》研究简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林书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