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正确的吸氧法.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正确的吸氧法
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事项。
4、 根据病情调节流量。小儿1-2升/分,严重缺氧4-6升/分。
(五)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2、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嘏损伤肺部组织。
3、 在用氧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持续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刺激。
4、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 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
②根据医生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状态及血氧饱和度增减氧流量,以保证患者的氧气需要。原则是保证患者在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
③每日湿化瓶更换蒸馏水并消毒湿化瓶。湿化瓶内蒸馏水量一般在1/2-2/3之间即可,但如果患者吸氧量较大,湿化瓶内蒸馏水水量应≤1/2,及时添加即可,因氧流量相对于较大时,水泡容易溅起,容易使蒸馏水进入吸氧管,吸氧湿度较大,会导致痰液增多,刺激咳嗽。
④吸氧管及时更换,以免藏污纳垢,引起感染。
⑤密切观察血压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可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下降可能系压力过高或通气量大;指(趾)甲、口唇、耳垂颜色变化可提示缺氧的改善状况。
⑥监督患者吸氧情况,认真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患者的氧疗。
吸氧的好处
   一、吸氧可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心绞痛是因急性心肌缺氧所致,心肌持续缺氧30分钟以上者,可造成心肌梗塞的发生,是病人瘁死的一大危险因素。定期保健吸氧或病发时吸氧可预防或缓解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二、吸氧可预防瘁死型冠心病:瘁死型冠心病因发病特然而使人防不胜防,其发病前往往有持续的轻度脑闷、气急、情绪异常或心率混乱,若在此时能辅以氧气治疗可以起事半功倍的疗效。
   三、吸氧对哮喘病有很好的治疗:哮喘病是由于支气管年痉挛等情况而使肺泡与外界的换气功能减弱而引起的,吸氧可提高肺泡内的氧浓度,有助哮喘的缓解。
   四、吸氧可有效治疗肺气肿、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所列病历皆因严重缺氧所致,吸氧能减缓病人缺氧症状和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比单独用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五、吸氧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效果:现在研究表明,,糖尿病同机体缺氧有关。糖尿病人毛细血管压明显偏底,导致组织细胞不能充分获氧,导致细胞功能和糖代谢的障碍。因而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氧疗已愈来愈引起医疗界的重视.
   六、吸氧对健康人士可起保健作用:由于大气污染目益严重、空调的普通便用,定期吸氧可清洁您的呼吸系统,改善内脏功能,提高人体综合免疫力,以预防各种疾病。 
1、以保健为目的的吸氧流量不要大于3升/分钟,一天使用时间的总和不要超过1小时。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
2、在急性呼吸衰竭氧气可以抢救危重新生儿的生命,却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视网膜病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黄建萍介绍,出生后需要吸氧救助的通常为早产儿和低体重婴儿,早产儿因血管发育不完全而出现呼吸窘迫,需要人工给氧,这已成为抢救早产儿生命的常规手段。不过氧气在救命的同时也有其副作用,因为婴儿正在发育的血管对氧气很敏感,长时间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气会使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阻塞,引起一系列眼底血管增殖性病变甚至失明以及肺损伤等副作用。如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呼吸抑制等,必须分秒必争地使用高浓度或纯氧进行抢救,但不宜长期使用,以
防止氧中毒或其它并发症。我们的肺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充满在常压下很难被肺部吸收的氮气等来维持和外界大气压的平衡,当吸入高含氧量的空气时,肺泡中的氮气含量逐步下降,可能出现氧气被肺泡吸收而导致肺泡内部压力下降引发肺不张。
3吸氧过度可致胎儿失明  现在很多孕妇过于依赖吸氧,动不动就吸氧,而且量比较大,然而过度吸氧会对胎儿的视网膜产生不良影响,曾

正确的吸氧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艾米
  • 文件大小2.32 MB
  • 时间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