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
对项羽的评价随笔
对项羽的评价随笔(一)——利 5 / 17
“壮士”且“赐之卮酒,赐之彘肩”相比之下,刘邦在政治斗争中老练,在宴会上不动声色,全力取得项羽的谅解;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项羽比较残暴,刘邦比他仁慈;项羽是军事人才,善斗力,彭城大战,带三万人把刘邦打败,而刘邦善斗智。
是的,霸王项羽确实让人怀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男子汉,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没有选择逃生,而是从容自刎。他演绎的那首《霸王别姬》成了千古绝唱,使得多少后来者扼腕叹息,唏嘘不止。
同众多卑微的灵魂相比,他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对项羽的评价随笔(三)——少年心性项羽
初识项羽是在上中学的时候,那时书上有篇文言文叫《鸿门宴》,读后,深恨项羽糊涂至极。后来渐渐明白,项羽当时不过二十来岁,只相当于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年龄,我们岂能奢望一个毛头小伙子斗赢一个年龄比他大两轮、政治经验又比他丰富得多的老痞子刘邦呢?项羽实在是太年轻了,也正因为他太过年轻,才令他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天下。
项羽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易于冲动。在古时冷兵器时代,大吃小、强吞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要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凭借年轻人特有的勇猛和自信,不仅以5万左右的兵力完胜章邯三四十万的绝对主力,而且打得还十分漂亮,这不得不令人对他的军事能力感到惊叹。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
除了冲动,要面子是项羽的另一个致命伤。项羽进关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出名之后,如果不回家乡,就等于晚上穿了一身好衣服没有人看到一样。所以他入关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把火将秦朝的咸阳宫烧个精光,然后带着珠宝美女,回老家徐州彭城光宗耀祖去了。都说冲动是魔鬼,其实好面子同样不可小觑。为了面子,项羽竟然放弃咸阳。事实上,项羽只要定都咸阳,然后再经营数年,凭肴函之险、关中之资,依秦国故事,东向以争天下,即可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一个面子让他失去了诸多战略上的优势,还被刘邦乘机端了他的老窝。
哥们儿义气,这似乎又是年轻的项羽无法避开的。分封诸侯时,他的标准是以人画线,即凡是跟他参加“巨鹿之战”,追随他进入函谷关的人,一律得到封侯。殊不知,这种缺乏政治素养的决定直接导致了齐人田荣谋反。同样是分封,刘邦做得就高明多了,他只是找了一个他最恨的人雍齿,然后封他一个什邡侯,就将混乱的军心安定了下来。刘邦的老练是项羽能比的吗?
再回头说鸿门宴。彼时,项羽已是总盟主,且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自古以来,政治无是非,只有强弱之分。也就是说,项羽什么时候想杀刘邦都易如反掌,而且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然而项羽却因为刘邦的一段慷慨陈言,不仅放了他,还听从张良的话,将整个秦岭以南的陕西全部划分给了刘邦,这不是驱虎归山又是什么?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7
这里有个典故,刘邦当了皇帝后曾问手下群臣,你们说,我何以能得天下,群臣众说纷纭。刘邦笑道,天下有三个奇才:萧何、张良、韩信,而这三个奇才皆为我用,你们说,我不得天下能行吗?遗憾的是,韩信也曾在项羽手下也干过多年,可他就是没能发现这个奇才。
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其性格使然。其实,此话只说对了一半。试想,海岸边那些原本有棱有角的石头,为什么一个个光溜溜的贼圆?就因为它们经受了海水长时间不断地冲刷。人的性格也形同此理,哪怕一个人再有个性,当你在经受岁月的洗礼之后,再有棱角的个性也会被时光打磨得“圆滑”起来。所以我想,如果老天再给项羽一点时间,不用多,哪怕是十年,或者五年,刘邦还会是他的对手吗?
对项羽的评价随笔(四)——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那在反秦战争中名声大噪的西楚霸王,那英勇又悲壮的一生,项羽,即使最后落了个自刎的下场,即使他在四面楚歌的局面下彻底失败了。但,他依然是人们心目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士,仍是“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纵使结果不尽人意,但没有人敢说项羽的一生是失败的。
年少时的项羽,欲学“万人敌”;那是的他,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真诚的与类似于“小混混”的刘邦称兄弟。
对项羽的评价随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