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标准.docx博物馆建筑设计标准
第一节总则
博物馆建筑是博物馆存在并实现其社会功能的物质基 础。在博物馆建筑群体中,文物库房和陈设室是博物馆建筑的核心。其中 以文物库房尤为重要,它是长期相伴文物的环境空间。文物库的建筑结构、 建筑和博物馆建筑物周围的 局部空间小气候,有利馆藏文物的爱护和观众的健康。
博物馆一样要幸免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系邻近, 必须在该区域建馆或处于水系邻近的纪念建筑、古建筑则应采取防洪措施。
第三节建筑设计
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设展区、观众服务区、技术 业务区、设备机房区和行政治理区等组成。其中藏品库区和陈设展区为博 物馆的要紧空间,其面积之和与总面积的比例操纵指标,可参照《博物馆 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大型馆为50%〜60%,中型馆为60%〜70%, 小型馆为70%〜80%。也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
,随着 文物的考古挖掘和征集工作的开展,藏品会持续增多。必须给馆藏文物充 足的收藏空间。据调分析,陈设展区与藏品库区的面积比,一样要求:大 型馆为1:2〜1:1;中型馆为1:1〜2:1,小型馆为2:1。
,可按照当地抗震有关标准实 施。一样应按差不多烈度八度设防,藏品库可高于八度设防,加大建筑结 构。
。大型馆应为一级防雷, 中型馆不应低于二级防雷,小型馆不应低于三级防雷。对雷击频率高的地 区,如海南年平均雷日约120天,广西年平均雷日约90天,其各级博物馆 可按一级防雷。
博物馆建筑应力求风格多样化,体现出不同类型馆的 特点,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该都市的要紧景观建筑。
。能安全爱护藏品, 满足陈设、教育、科研等多方要求。提供舒服的观赏环境、完善周到的文 化休闲设施和服务设施。
第四节藏品库区
藏品库区的量与质关系到藏品的安全与寿命。是否拥 有设施完善适于藏品爱护标准的库区,是衡量一个博物馆现代化的标志之
O
藏品库区由藏品库、暂存库、周转库、鉴赏室、保管 设备贮藏室、保管员办公室等组成。
第143条 藏品库区的平面布局,宜依据“外封闭内放开"的原 则,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保持库内适宜的环境,幸免尘埃直截了当 吹入库区。库房治理方式应专人专库,幸免无关人员的穿越,以使其保持 一定的常闭状态。为幸免库内环境的改变及安全防护,藏品库房布局不得 采纳相互穿套的串联形式。
第144条 比较合理的藏品库房平面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核心式。藏品库房置于其他用房之间,外部空气入库时,先 通过一个过滤层。
单廊式。将库房走廊与保管部办公室合并,加大走廊宽度,提升 走廊的空气过滤作用。
双廊式。位于都市繁华地段的藏品库房,由于建筑物立面或环境 要求,必须开窗者。宜将库房做成双廊式,两廊一宽一窄,窄廊仅起过滤 空气,保持温湿度恒定的作用。
庭院式。将藏品库房围合成庭院,院内布置有水面并绿化,以调 剂环境小气候。建筑物的通风口、气窗宜设在内侧,外侧利用通廊包围,
形成外封闭、内放开的布局,此种布局还有利于库房的增
博物馆建筑设计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