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为枳》巩固练习题.docx九下文言文复习:《橘逾淮为枳》巩固练习题
2018年3月
一、 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晏子: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善辞令、善外交。
作品:选自《晏子春秋》。
二、 课文分析
主要内容:
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诡九下文言文复习:《橘逾淮为枳》巩固练习题
2018年3月
一、 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晏子: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善辞令、善外交。
作品:选自《晏子春秋》。
二、 课文分析
主要内容:
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晏子的人物形象特点:
爱国
机智(突然面对楚王预设的诡计,从容应对,巧妙反击)
善于辞令(第一段“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为后文埋下伏笔;回击楚王的四句话运用比喻、 设问、反问,巧妙而犀利)。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晏子使楚前,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3—6段):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三、 习题
A套
阅读《橘逾淮为枳》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本文主人公是 时期的齐国政治家 (名字)。(2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下列对文意理解骨谩的一项是( )(3分)
本文用楚王及其左右来衬托出晏子的机智和能言善辩。
楚王预谋策划的最终目的在于羞辱晏子所代表的齐国。
文末楚王的那句感叹表现出他是个胸怀坦荡的君王。
本文记述了晏子巧妙地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B套
阅读《橘逾淮为枳》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本文选自,文中晏子是 时期齐国政治家。(2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谩的一项是( )o (3分)
针对楚王的诡计,晏子运用了比喻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晏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迅速作出反应,印证了前文“习辞者”的评价。
晏子的话含蓄地回答了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发问并暗暗将矛头指向楚国。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套
阅读《橘逾淮为枳》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本文选自 o (2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得无楚本水土使民善盗耶?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比喻的说法。
晏子的善辞令体现为成功地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
全文运用对比方法,以楚王的平庸愚昧衬托晏子的机智善辩。
文章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刻画晏子这一人物形象。
四、考题链接
2011届徐汇二模卷
阅读《橘逾淮为枳》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上文选自《》(2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的挑衅,用“枳”的形成来说明 o (3分)
2012届杨浦一模卷
阅读《橘逾淮为枳》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本文选自《》,该书主要记载 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言行。(2分)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3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下列对晏子使楚成功的原因分析最不怡宜的一项是( )(3分)
晏子本
《橘逾淮为枳》巩固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