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下第一局”铸就襄阳高新区.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下第一局”铸就襄阳高新区.doc“天下第一局”铸就襄阳高新区在襄阳高新区20年发展历程中,“国牌”效应吸引着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引领着园区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大支柱、六大集群”产业格局,在襄阳市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国牌”如何得来?这些年如何利用“国牌”让襄阳高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襄阳高新区“元老”之一、襄阳新区科技局原局长、襄阳高新区管委会调研员傅小红讲述了“国牌”背后的故事。为“国牌”“天下第一局”应运而生1988年,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原襄樊市科委增设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局,这个局在当时可谓是全国第一家,所以,当时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局”。1989年5月,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局组织下,襄阳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到北京参展,包括襄阳市无线电厂的四信道无线移动通信器材、中国航天集团公司四院42所的导电橡胶、襄阳市机电研究所的压力传感器等。其中,杀菌洗衣粉成为襄阳首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傅小红回忆说,当年参展是湖北省组团,当时襄阳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湖北省占很大比重,地市级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立项的产品共两个,一个是襄阳的杀菌洗衣粉,另一个是宜昌的安琪酵母。创“国牌”带着高新技术项目走南闯北申报国家高新区必须有高新技术项目做支撑,襄阳提出这个构想,并不是没有根据。当时,襄阳有中国航空研究院610所、609所和中国航天集团四院42所等一批军工企业,有四信道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导电橡胶、压力传感器、轮胎回收装置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有5个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为申请报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局兵分两路,一路专门负责将襄阳市企业的科技项目向湖北省科委先导处(现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国家科委火炬办(现科技部火炬中心)申报,另一路负责联系襄阳市所有的军工、科技企业和科技院所挖掘新项目。为推广襄阳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局仅有的一辆仪征客货两用车奔波在北京、深圳、武汉的路上,国家科委、首届深圳科技博览会等都留下了该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1992年11月9日,襄阳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通过审批的国家高新区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二个国家高新区。襄阳高新区成立之初,区划范围为邓城大道以南、诸葛亮广场以北、七里河以西,,襄阳高新区内主要以军工企业为主。在傅小红看来,襄阳申报并获批国家高新区正体现了当年市委、市政府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襄阳现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借“国牌”优惠条件吸引企业落户1993年3月,襄阳高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有了襄阳高新区这张“国牌”,襄阳市出台了封闭管理、下放权利等政策,全市的科技企业开始投入巨资进行科技开发,江山变速箱厂、华光厂、中国航天集团四院42所等军工企业加大了对民用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力度,今天的回天胶业、中航精机等许多本地企业都是当年这些企业改制改革衍生而来的。还有一批民营企业也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一个小厂一步步做大做强,如大力电工等。当时,襄阳市科技经费的一半都用于支持襄阳高新区发展。自1993年开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国家高新区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入驻襄阳高新区能得到申报项目资金、

“天下第一局”铸就襄阳高新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