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之后看麦市.doc夏收之后看麦市夏收期间国内麦市行情今年夏收以来的小麦行情,经历了上市初始的低迷—快速上涨—平稳调整—再度上扬四个阶段。由于今年国家在南方四省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较早,新麦上市后不久大多就超过了国家托市价格。后市随着托市企业收购的停止,麦市的平稳调整基本延续到8月下旬。9月份受需求回暖及节日效应的拉动,制粉企业小麦采购量加大,小麦价格再度由稳转强。市场监测显示,截至9月下旬,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交易均价较6月上旬上涨177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310元/吨。分阶段看:6月份:新小麦陆续上市,由于今年国家在南方四省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较早,加之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大量上市的小麦并未压制住市场价格,小麦行情不仅快速走高,市场收购也空前高涨。-,,—。7月份:主产区小麦价格涨势趋缓,不同地区因供需差异小幅波动。由于新小麦收购价格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前期启动的四个托市省份陆续暂停托市收购。国家尽管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放宽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执行标准,但对市场的影响有限,至7月底,河北中部南部、山东北部中部、-,江苏北部中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河南南部、-。8月份:小麦主产区价格维持平稳调态势,尤其伴随着产区各级收储企业轮换补库工作的基本完成,市场的承接主体基本为制粉企业收购。新麦市场表现整体购销平淡、量减价稳。至8月底,河北中部南部、山东北部中部、-,江苏北部中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河南南部、-。9月份:受市场需求回暖及“双节”消费的影响,制粉企业开工率提高,小麦需求数量增加,新麦收购价格经过前期的调整以后,再度由稳转强。截止9月下旬,河南、河北、~,~,~,-,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普遍上涨了1-3分/斤。夏收期间国内麦市特点第一、市场惜售心态始终较强。今年夏粮集中收购的4个月期间,售粮者的惜售心态自始至终并没有大的改变。即使7月中旬以后,在国家托市收购陆续停止、市场收购进度放缓、价格上涨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其惜售的心态也并没有减弱。由于对后市小麦行情看好,不论是农户、还是贸易商大多持有存粮待沽的心态。第二、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今年小麦夏粮收购,无论是贸易商、制粉企业收购,还是储备企业轮换补库都较为积极。尤其制粉企业大多汲取了上年的教训,普遍希望及早掌握粮源建立库存。部分市场主体甚至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市场的竞争,而是粮源的竞争,谁控制了粮源,谁就有了竞争的资本,导致收购热情高涨。第三、小麦收购市场化程度较高。今年新麦上市以来,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较高。虽然国家在主产区部分地区启动托市较早,但收购状况并不理想。政策性收购与市场性收购虽也并存,但市场化收购基本占据着主导位置。从夏粮整体收购状况来看
夏收之后看麦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