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
施工监控实施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〇年一月
目 录
一 概述 1
1.
江底暗挖段2
NK1+614~NK2+160
546
SK1+511~SK2+060
549
东岸陆域暗挖段
NK2+160~NK2+544
384
SK2+060~SK2+
东岸明挖暗埋段
NK2+544~NK2+890
346
SK2+~SK2+
东岸明挖敞开段
NK2+890~NK3+029
139
SK2+~SK2+
合计
NK0+028~NK3+029
3001
SK0+226~SK2+
表2 营盘路湘江隧道匝道建设规模表
匝道名称
结构类型
起止桩号
长度/m
小计/m
合计/m
A匝道
明挖敞开段
AK0+047~AK0+172
125
338
明挖暗埋段
AK0+172~AK0+385
213
暗挖段
AK0+385~AK0+
B匝道
明挖敞开段
BK0+609~BK0+474
135
259
609
明挖暗埋段
BK0+474~BK0+350
124
暗挖段
BK0+350~BK0+000
350
350
C匝道
明挖敞开段
CK0+715~841
126
416
明挖暗埋段
CK0+425~715
290
暗挖段
CK0+~425
D匝道
明挖敞开段
DK0+042~176
134
398
明挖暗埋段
DK0+176~440
264
暗挖段
DK0+440~
工程特点与难点
营盘路湘江隧道是长沙市修建的第一个穿越湘江的中枢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由于地质、水文、交通环境、周边建筑以及工程自身的复杂性,营盘路隧道施工难度较大,其主要特点和难点如下。
西岸咸嘉湖路地下上下交叉段
在西岸距咸嘉湖路与潇湘北路交叉口260米,进洞A匝道与隧道主线地下上下交叉。经现场踏勘,交叉段南侧距龙王港堤岸边约27米,堤岸高约10米,北侧为一陡坡,。经核对详勘地质情况,,该交叉段成为隧道施工难点。
东岸湘江中路地下上下交叉段
东岸地下上下交叉段包括两部分内容:
(1)隧道南北主线与C、D匝道处于湘江中路与营盘路丁字路口的地下上下交叉;
(2)C、D匝道在距营盘路南侧约130m的地下上下交叉。
根据详勘报告,该交叉口段地层情况如下:①号层-杂填土:灰黑色,结构松散;③号层-淤泥:褐灰色,流塑~软塑;⑤号层-粉质粘土:褐灰色,可塑;⑥号层-粉细砂:褐黄色,松散;⑦号层-圆砾:褐黄色,中密,强透水层;⒃号层-强风化板岩:极软岩,围岩级别Ⅴ级,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⒄号层-中风化板岩:软岩,围岩级别Ⅳ级,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主线隧道洞身处于⒃号强风化板岩层及⒄号中风化板岩层之中,但隧道拱顶处于⑦号圆砾层,圆砾层厚度为3~12米,且与江底相连。圆砾的存在,对暗挖隧道极其不利,施工风险巨大。
主线与匝道左右分岔大跨段
根据隧道主线与匝道线路设计,匝道隧道与主线隧道“合(分)流”段在纵向一定长度上会增加主线隧道的洞室跨度,形成大跨隧道,大跨隧道处于江底,能否保证该段安全顺利施工,成为整个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
主通道下穿黄兴路地下商业街段
根据线路接线设计,隧道在东岸营盘路段需下穿黄兴北路金满地地下商业街。为满足纵坡需要,隧道顶板与商业街底板在标高上重合,是否能选取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关系该段施工的成败。
隧道暗挖过湘江大堤段
隧道在湘江两岸大堤下暗挖通过,根据详勘地质报告,湘江两岸地质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粉细砂、圆砾、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及微风化板岩,隧道洞身所穿越地层为强风化板岩。但是在湘江风光带大堤底部存在F3断裂破碎带,里程桩号约为NK2+130~NK2+240,该断层破碎带呈北东向展布,宽度约100m左右,岩体破碎,与江水存在水力联系;在湘江西岸大堤,招标设计中主线隧道与匝道分离段最大断面顶板距圆砾层仅有1米左右。两岸的地质情况对隧道施工极为不利。
堤岸段隧道施
营盘路湘江隧道施工监控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