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分解与习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分解与习题.doc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0

第3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评价斯大林 人物评价 问题探究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 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1975年后,苏联进入经济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 问题探究 问题比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决议;
苏共“二十八大”召开并通过决议 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
12月21日“阿拉木图协议”签署;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 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问题探究 问题比较 知识结构 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背景 对斯大林个人的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破坏等现象严重 赫鲁晓夫 政治方面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等 的改革 内容 农业加大投入.提高收购价格等 经济方面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0
精减机构等 结果及其原因失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等 勃列日涅 内容 夫的改革 经济方面推行“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 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新体制” 结果及其原因失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的调整 背景危机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表现出来 经济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等 戈尔巴乔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夫的改革 内容 苏联人大修改宪法, 删除共产党领导作用条文 政治 苏共“二十八大”决议,抛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 共产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 影响苏联解体 识记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傅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 ) ①赫鲁晓夫取得苏联最高领导权 ②苏联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潮 ③南斯拉夫被开除共产党情报局 ④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分解与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