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沿海地区风电场规划选址研究.doc福建省沿海地区风电场规划选址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TOPSIS的风电场选址项目排序方法,以期为福建省沿海地区风电场规划选址提供帮助。关键词:电场选址;TOPIS;沿海地区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陆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储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福建沿海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中部沿海最丰富,南部沿海次之,北部沿海再次,具有由沿海向内陆迅速递减的特点。根据GB/T18710-2002风功率密度等级划分标准,中部沿海(包括福州中南部沿海详查区、莆田沿海详查区和泉州沿海详查区)为4级(好)-7级(很好),其中平潭岛和龙高半岛部分地区可达最高级7级;南部沿海(包括厦门漳浦沿海详查区和东山诏安沿海详查区)和北部沿海(闽江口以北沿海详查区)为2级-5级(很好),但南部可开发面积大于北部。福建沿海风能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平均风功率密度与平均风速遵循同样的变化规律,季节变化特点是秋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日变化特点是凌晨最小,然后逐渐增大,午后至傍晚达最大,尔后再逐渐减小。风能方向频率非常集中,主导风向为NE或NNE,NNE~ENE三个风向的频率之和达60~70%,夏季的主导风向为SW或SSW,S~SW三个风向的频率之和为25%左右。福建沿海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基本符合幂指数规律,~,平坦空旷的地区小于下垫面复杂的地区;~,风速15m/,但台风影响期间湍流强度会明显增大;风频曲线均满足威布尔分布,~,~;7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介于40~53m/s之间,呈现中部沿海小,南部和北部沿海大的分布特点。近两年随着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有重大调整,许多规划内风电场的建设条件已发生变化。但随着风电设备制造技术提高,风电场建设成本下降,原来不具备开发价值的风能资源现在已具有开发价值,以及电网扩大,接纳能力提高等因素,各地在风电开发过程中,又新发现一批具备建设条件的风电场场址。因此,在风能项目的投资开发中,必须做好项目的选址规划。在风电规划项目安排上必须考虑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电网、前期工作等多种因素,统筹兼顾,综合平衡。①按照资源条件优化发展的原则。将风力资源优劣作为风电项目排序的主要依据之一。优先安排风能资源较好、发电利用小时数高、投资收益好的风电场址进行开发。从福建风能资源总体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中部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区沿海的风能资源最好,南部漳州和北部宁德稍差,南平、三明、龙岩境内潜在的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条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电场风能资源条件是决定项目经济性的关键条件,,根据目前的设备技术和工程造价水平,原则上不宜规划建设。②与电网协调发展的原则。风电项目安排应与电网统筹考虑,综合平衡,确保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风电负荷主要以就地消纳为主。在资源、建设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优先安排靠近负荷中心、电网投入较少、电网送出工程实施较容易的风电项目进行开发。首先,区域风电开发应与各地区电力负荷增长和电网发展规划相协调,确保风电有
福建省沿海地区风电场规划选址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