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目送》读书心得体会600字3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切。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间冲淡,支离破裂,慢慢清楚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美丽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旧迟疑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恳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劝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辞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辞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憧憬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懊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观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终点,也只有在别人最终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如一个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泞的土地上摔倒时,有一个人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运啊。跟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条路最险峻的地段,相互扶持,相互勉励,并肩作战,时刻充溢斗志;在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看到成功曙光时,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共享喜悦。倘如真的遇到这样的人,就跟他结伴而行吧,终归一个人的旅途太过孤独孤独,而这条路的终点,又是那么遥不行及。
  目送读书心得600字范文三
  我读了龙应台所写的《目送》以后,有一些感想,我觉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终一篇《魂归》跟目送有些关系,其余都很杂乱,几乎与目送没有关系,所以,大致内容我也概括不出来。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高校,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静默告知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终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明摆她和他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原来,龙应台的落寞与儿子、父亲有关。儿子渐渐得长大,离我愈来愈远,机场龙应台目送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逝。儿子都不情愿回头看我一眼,感到特别失落。当龙应台高校教授的那一天,父亲开车送我,但是父亲并没有把我送到高校的大门口,而停在侧门的巷边,因为他认为,这种廉价的小货车不是送高校教授的的车子。父亲生病住院,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父亲。有一次,龙应台帮父亲清理排泄物,结果让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父亲对我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愧歉都告知了我:不必追。
  在《目送》这本书的第八篇:《母亲节》里,有一段好玩儿的文字,是一些对话,我一边看,一边想,貌似我和母亲也有过这类的的对话

《目送》读书心得体会600字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