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假如阴阳失衡,疾病就来了。中医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始终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为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安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纳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说明生命的隐私。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根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改变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安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安康状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样来判定疾病状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到达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协助人类到达犹如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势必会在实践中相互完善,为人类的安康做出更大的奉献。
〔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作者:过常宝〕
1.以下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顾名思义,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前,中国虽然没有“中医”这个说法,但有其他多种称谓。
B.中国流传着很多赞誉中医的动人故事,例如“橘井泉香”歌颂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他们在瘟疫爆发之年用井水泡橘叶救治了多数患者。
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整功能,这种自身调整往往可以使身体到达阴阳平衡,这样有些病痛就会不药而愈。
D.我们通常说的“中医”,源于鸦片斗争前后,是英国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的名称,以区分中西医学;1936年,国民党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中和”二字,是对中医原理和精神的简洁概括,意思是身体保持中和
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