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汉达》有感_读后感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条》中,教师通过播放电影以及《纽约时报》的相关文章,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在这之后还设计了相关的角色跟踪。这一教学案例使学生能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观看电影,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虚构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国内历史课堂也会使用影视资料来教学,但是却用得远远不够深入,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增强视觉体验而已。
四、教学方式的差异
国内历史课堂多数是教师的一言堂,有时也会有师生互动,但多数是一些书本上有答案的问题。即使有点思维难度的问题,多数也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有些地方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于是小组活动似的历史课堂出现了。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小组活动多停留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思维活动。
而国外历史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的学生活动非常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多数时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很高,活动的思维难度也高。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而这一切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在案例32《为什么20世纪的冲突影响了如此多的人(下)》中,安排了一个学生活动:
(1)阅读两种相反的陈述——”美国的资本主义”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做一张如下表格,将上面的陈述填在空格内。(2)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其中一人是”共产主义者”,另一人是”资本主义者”.尝试说服你的搭档,你喜欢的这个体制更好。
我们或许会觉得学生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吧。可实际上,只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一定会达到这样的层次。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
五、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很多种评价方式: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等(见案例29,第169页)。这些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兼顾到学习过程。在国内的新课程改革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只是我们离这样的理想目标还很遥远。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国外历史教学跟国内有不少差异,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情,适当地加以调整改进,以期形成越来越好的课堂。
读沉思录有感
“对于理性的动物来说,依据本性和依据理智是一回事。观照内心。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这是《沉思录》的精彩语录。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
读《林汉达》有感 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