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d...
...wd...
...wd...
景观逻辑学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从系统的角度提醒了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系统论的根本原则:整体性原则
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该原则的突出特点。
关联性原则、构造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2〕等级理论
〔3〕地域分异理论
概念: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外,还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景观在地球表层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一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重要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
〔1〕均衡理论P37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论〞弥补了“物种—面积〞关系公式分析上的缺陷,企图用一种更深入的动态原则去弥补在分析上的缺陷。
以麦克阿瑟、威尔逊于196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出均衡理论为标志,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和更成熟的境界。
1921和1922年,以阿伦尼乌斯和格里森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曾建立了一个说明根本规律的经历模型。提醒出物种存活数目与所占据面积〔空间〕之间的一般原则。
S=CAz
一般来说,灭绝率随面积的增加而减小〔灭绝效应〕;迁入率随隔离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距离效应〕。
...wd...
...wd...
...wd...
对于某一岛屿,MacArthur-Wilson理论的数学模型,简称M-W模型,公式如下:
dS〔t〕/dt =I〔s〕- E〔s〕
S〔t〕表示t时刻的物种丰富度,I是迁入率,E是灭绝率。
意义: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对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阐述,已经从单纯的经历关系,向着较高层次的解析推进了一步;已经从单纯的静态表达向动态变化推进了一步;从单一的物种面积研究,向以该物种面积为中心并结合领域特点的空间研究推进了一步。
现在证实,唯有把“物种—面积〞关系和“均衡理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才有可能对于物种的自然保护做出更加完善的解释。
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促进了人们对生物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与动态格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生态学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奉献。由于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之间存在某种空间格局的相似性,因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大大启发了景观生态学家对生态空间的研究。
对任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来说,它并不是孤立的空间隔离,它与周围的区域及环境保持着密切的动态联系,尤其是物种的迁徙与演替,物种的开展与消亡,没有比拟完整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指导,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
〔2〕复合种群理论P40
20世纪60年代末由著名生态学家利文斯开展起来的复合种群
Levins1970年提出复合种群的概念来表示“由经常局部性灭绝,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30622664
  • 文件大小291 KB
  • 时间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