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2009 — 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仿真
设计题目 LED屏幕电子显示器
学生姓名 李晓宝 18∶38∶59);增大到10组(每组汉字8个或16个数字和字符)预存信息,信息具有掉电保护;实现和PC机通讯,通过PC机串口直接对显示信息进行更新;实现的功能包括:温度的测量,定时闹铃,整点报时,非接触止闹。其中数字时钟在设计上采用硬件计数与软件计数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定时器T0采用了中断方式,优先级最高。然后通过开关的闭合与关断来控制闹钟的校时,整点报时等功能。采用二十四小时制计时。接入发光二极管来模拟整点报时。以及对闹钟的随时校时。数字钟由采用24小时制计时,利用6个LED显示器来显示时分秒,随时对时间进行调整,;。(1)24小时制时间显示。(2)可随时进行时间校对。(3)整点报时。(4)闹钟功能,并且要求在设置起闹时间的时候,不影响时钟的正常走时。
显示部分
显示部分是本次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对于LED8*8点阵显示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静态显示,将一帧图像中的每一个二极管的状态分别用0 和1 表示,若为0 ,则表示L ED 无电流,即暗状态;若为1 则表示二极管被点亮。若给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驱动电路,一幅画面输入以后,所有L ED 的状态保持到下一幅画面。对于静态显示方式方式,所需的译码驱动装置很多,引线多而复杂,成本高,且可靠性也较低。
方案二:动态显示,对一幅画面进行分割,对组成画面的各部分分别显示,是动态显示方式。动态显示方式方式,可以避免静态显示的问题。但设计上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亮度低,闪烁问题。因此合理的设计既应保证驱动电路易实现,又要保证图像稳定,无闪烁。动态显示采用多路复用技术的动态扫描显示方式, 复用的程度不是无限增加的, 因为利用动态扫描显示使我们看到一幅稳定画面的实质是利用了人眼的暂留效应和发光二极管发光时间的长短, 发光的亮度等因素. 通过实验发现, 当扫描刷新频率(发光二极管的停闪频率) 为50Hz, 发光二极管导通时间≥1m s 时, 显示亮度较好, 无闪烁感.。
鉴于上述原因, 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
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是本设计的重要的部分。根据需要,可利用两种方案实现。
方案一:本方案完全用软件实现数字时钟。原理为:在单片机内部存储器设三个字节分别存放时钟的时、分、秒信息。利用定时器与软件结合实现1秒定时中断,每产生一次中断,存储器内相应的秒值加1;若秒值达到60,则将其清零,并将相应的分字节值加1;若分值达到60,则清零分字节,并将时字节值加1;若时值达到24,则将时字节清零。该方案具有硬件电路简单的特点,但当单片机不上电,程序将不执行。且由于每次执行程序时,定时器都要重新赋初值,所以该时钟精度不高。
方案二:本方案采用Dallas公司的专用时钟芯片DS1302。该芯片内部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其芯片精度不大于10ms/年,且具有完备的时钟闹钟功能,因此,可直接对其以用于显示或设置,使得软件编程相对简单。为保证时钟在电网电压不足或突然掉电等突发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芯片内部包含锂电池。当电网电压不足或突然掉电时,系统自动转换到内部锂电池供电系统。而且即使系统不上电,程序不执行时,锂电池也能保证芯片的正常运行,以备随时提供正确的时间。
基于时钟芯片的上述优点,本设计采用方案二完成数字时钟的功能。
温度采集部分
由于现在用品追求多样化,多功能化,所以我们决定给系统加上温度测量显示模块,方便人们的生活,使该设计具有人性化。
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可满足 40 摄氏度至 90 摄氏度测量范围,但热敏电阻精度、重复性、可靠性较差,对于检测小于 1 摄氏度的信号是不适用的。
方案二: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DS18B20可以满足从-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测量范围,且DS18B20测量精度高,,在一秒内把温度转化成数字,测得的温度值的存储在两个八位的RAM中,单片机直接从中读出数据转换成十进制就是温度,使用方便。
基于DS18b20的以上优点,本设计选取DS18b20来测量温度。
芯片的选择
方案一:采取并口输入,占用大量I/O口资源;
方案二:选取串口输入,使用较少。所以我们选用串口输入。串口输入我们可以选用芯片有74HC595、74LS164、TPIC6B595。但是74HC595和74LS164两种芯片必须加驱动才能驱动LED,而TI 公司的DMOS 器件TPIC6B5
LED大屏幕电子显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