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4.北京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研究与实践.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研究与实践彭敏,龚嫣摘要:与深山区相比,浅山区海拔相对较低,可达性相对较优,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布较少,更容易也更适宜被人类利用。不论是从生态保护还是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浅山区对于北京市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浅山建设区其地形相对复杂,受生态环境敏感、道路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土地使用较之平原地区有诸多不利。而其道路网络既要保证与用地开发相匹配,也注重对浅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与实施上均具有鲜明的特点。可持续发展、功能性、公平性、可实施性是浅山区路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实际规划案例,对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的特点、规划内容、规划实施统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当前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规划审批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浅山区路网规划规划实施1前言浅山区[1]是山区中较为特殊的部分,是相对“深山区、高山区”而提出,不同研究领域对浅山区界定不同,对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的取值也大相径庭。《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市域内海拔100~300m的区域划定为浅山区。与深山区相比,浅山区海拔相对较低,可达性相对较优,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布较少,更容易也更适宜被人类利用。不论从生态保护还是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浅山区对于北京市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北京的海淀北部地区、石景山北部地区、门头沟、平谷、顺义、密云、怀柔以及房山区均存在一部分海拔在100~300m的城市建设用地。考虑到其浅山地形的特点,将这一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定义为城市浅山区。这些浅山建设区其地形相对复杂,受生态环境敏感、道路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土地使用较之平原地区有诸多不利。而其道路网络既要保证与用地开发相匹配,也注重对浅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与实施上均具有鲜明的特点。2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原则(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路网规划应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贯彻生态优先、图1 北京城市浅山区分布图保护与开发结合,构筑绿色、生态的交通体系。(2)功能性原则。规划路网应具备安全、高效的客货运输能力,以满足交通需求;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保障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3)公平性原则。规划路网应保证使用各种交通方式参与者的公平,尤其应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想,提供舒适、方便的步行交通环境。(4)可实施性的原则。规划路网应与地区的定位、发展目标相一致,并考虑实际情况,使其具有可操作性。3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特点在城市浅山区中,不同的地貌决定城镇职能空间分布的差异,进而影响路网规划。在路网规划中,应结合用地规划布局、交通出行特征、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细化交通服务,将过境交通、日常生活出行、旅游与休憩等交通细分,并分配到适宜的道路空间,使得城市浅山区的道路网络与用地规划相协调。城市浅山区的路网布局多采用混合式、自由式布局形态;路网密度上,多采用“窄而密”的路网;道路线形上,尽量使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较顺直,而城市次干道、支路常依山就势进行规划,采用各种曲线组合的形式;道路竖向规划上,特别注意道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避免高填深切。另外,城市浅山区的道路不仅承担交通运输的职能,也是组织城市结构与功能,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廊道,因此,路网规划应综合考虑景观与生态系统的构建[2],使生态系统与道路系统相互交织。4当前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目

24.北京城市浅山区路网规划研究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llzaxwb
  • 文件大小537 KB
  • 时间2016-10-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