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材科 0703 江河 杨翰祺
国家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材科 0703 江河 杨翰祺
1、参观国家地质博物馆的意义
参观国家地质博物馆,可以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抽象的概念在实
际生活中变得具体化。虽然国家地质博物馆以矿物、岩石等地质方面的展品为主,看似
与材料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但通过国家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把宏观的矿物石与微观
的晶体结构相联系,有利于加深对第三章晶体结构的理解。虽然学以致用需要的是一种
知识的积累,但边学习边参观的方式可以把每一步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对应,虽然不一
定会有很深的了解,但通过一步步的对应,在最后的运用中,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应
用相对应。对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可以作为一个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对应的范例。
2、矿物、岩石与第三章晶体结构的关系。
矿物和岩石是一种宏观上的表态,其形态是晶体结构有序化排列的宏观表现。矿物
和岩石的成型过程以及其形态与物理性质都是由其晶体结构决定的。第三章主要是对晶
体结构的学习,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去理解矿物、岩石宏观上的特性。
3、我们从材料角度要了解矿物、岩石的哪些知识。
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对矿物、岩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将其开发利用,首先要了解的是
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以决定它们有哪些应用潜能,可应用在哪些领域。为了能开发
出矿物、岩石的最佳用途还要从微观角度研究矿物岩石的晶体结构。由于晶体结构在一
般情况下并不是理想的完整结构,因此在研究矿物岩石的微观晶体结构的时候很重要的
一点就是研究晶体的缺陷,在这方面又与课本第六章的知识联系了起来。晶体结构决定
了材料的很多物理方面的性质,在应用材料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其化学性质,因此在研究
矿物、岩石的时候还必须研究其化学成分,因为化学成分又决定了晶体的化学性质。
14、从晶体宏观形态可得到什么?微观组织可学到什么?有何用途?与金属微观上的比
较。学习材科基除基础外还应了解什么?
从晶体的宏观形态,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不同的化学成份、形成原理以及形成环境
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矿物形态。矿物通常具有不同的颜色、硬度、密度及特殊的化学性质
和力学性质。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它们形成条件迥异,大部分形
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周期,但在物质交互作用和组织结构上与金属有许多相似之处。根据
晶体的宏观形态,我们可以分析其形成条件,获得一些地质上的信息;同时,通过对其
化学及力学分析,有助于材料性能的研究,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一些可能的方向。
从晶体的微观组织上看,矿物的结构显得较无规则,且由于致色元素的作用而呈现
不同的颜色。一块岩石往往混合着各种不同的矿物
国家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