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qǔ成语说明: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成语出处:《三国志·刘封等传评》:“览其举措,迹其规则,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例 句:然而据我看来,他实在是咎由自取。〔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取予有节qǔ yù yǒu jié成语说明:获得和赐予是有节制的,譬如不苟贪得
成语出处:《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人弃我取rén qì wǒ qǔ成语说明: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捡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得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旧有好处。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杀鸡取卵shā jī qǔ luǎn成语说明: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譬如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伊索寓言》
例 句: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小民留一线朝气。〔姚雪垠《李自成》其次卷第三十二章〕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成语说明: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譬如事情简单做,不费气力。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假设拾遗。”
投机取巧tóu jī qǔ qiǎo成语说明:指用不正值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机灵占廉价。
例 句:学习要勤奋刻苦,踏踏实实,不能靠投机取巧取得胜利。
灭虢取虞miè guó qǔ yú成语说明:譬如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成语出处:虢、虞:周朝国名。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虞国,出师伐虢国。灭虢后,又回师灭掉虞。
例 句: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一十五回〕
能近取譬néng jìn qǔ pì成语说明:能就自身打比方。譬如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例 句: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逆取顺守nì qǔ shùn shǒu成语说明: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漫长之术也。”
例 句: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成语说明: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例 句:“巧取豪夺”这成语,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说明吗?〔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取长补短qǔ cháng bǔ duǎn成语说明:吸取别人的特长,来弥补自己的缺乏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特长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例 句: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特长,也各有短处,必需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自取其咎zì qǔ qí jiù成
含取的成语52个,带解释例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